坤舆万国全图从天下到地球
《坤舆万国全图》年的某日黄昏。
还未能从鸦片战争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的大清帝国道光皇帝,望着眼前满目疮痍的帝国,对身边的大臣说:“英国?到底在什么地方?”大臣姚莹奉旨去询问被清军俘虏的英国士兵,方才知道英国的具体位置。
直到这个时候,官员们才想起来,万历年间曾有传教士绘制的一幅《坤舆万国全图》。
当他们从堆积如山的旧籍之中翻出这幅古老的世界地图,才发现地图之中已标注了英国的位置,并注明为“谙厄利亚”。
这究竟是一张什么样的世界地图呢?地图中所描绘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又是谁绘制了这样一张地图呢?《坤舆万国全图》介绍《坤舆万国全图》长cm,宽cm,图的开头是用楷书题写的图名《坤舆万国全图》。
古代用乾坤指天地,坤就是地的意思,舆的本意是车底座,延伸为承载万物。
古人把地图称为舆图,《坤舆万国全图》也就是今天所谓的世界地图。
正是这幅世界地图,使得中国人的观念中第一次出现了地球二字,中国的人世界观也从“天下”转变为“地球”。
整幅地图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图,也就是椭圆形的世界地图,地图用多种颜色描绘而成,南北美洲用粉红色,亚洲呈现淡淡的土黄色,欧洲和非洲近似于白色,山脉以写景法描绘,用淡绿色勾勒,河流以双曲线绘写,海洋用深绿色画出水波纹,五大洲的名称是红色字体,国名和地名都用墨笔书写,以字体大小作为区别,整幅地图和谐而又富有层次感,颜色淡雅,视觉舒适,便于观看。
地图上标有的五大洲中,包括当时刚被发现的南极洲,说明图的内容是很新的。
图上没有绘出澳大利亚,那是因为澳大利亚当时还没有被发现。
在各大洋中,绘有16世纪不同类型的帆船9艘,在各个海域中,还绘有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15头,南极大陆上还绘有陆上动物大象、狮子、驼鸟、恐龙等8头。
地图中的插图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地图变得形象生动。
第二部分是四个角的天文图和地理图,右上角画有《九重天图》,右下角为《天地仪图》,左上角是《赤道北地半球图》和《日月食图》,左下角曾有《赤道南地半球图》和《中气图》,这些辅助作用的小图包含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开拓了当时国人的眼界。
虽然这些知识在今天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但在明代可谓耳目一新。
《九重天图》《天地仪图》《赤道南地半球图》《日月食图》第三部分则是解释说明的文字,图中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宗教信仰等。
比如,南美洲国家伯西尔(即巴西):34;这幅地图还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坤舆万国全图》中所描绘的世界我们先看看今天大家较为熟悉的国家在《坤舆万国全图》中是如何描绘的大明图中配文:大明声名文物之盛,自十五度至四十二度皆是,其余四海朝贡之国甚多,此总图略载岳渎省道大略,余详统志、省志,不能殚述。
朝鲜朝鲜图中配文:朝鲜乃萁子封国,汉唐皆中国郡邑,今为朝贡属国之首。
古有三韩,秽貉渤海,系真架洛、扶余、新罗、百济罗等国。
今皆并入。
日本日本图中配文:日本乃海内一大岛,长三千二百里,宽不过六百里。
今有六十六州,各有国主。
俗尚强力,虽有总王,而权常在强臣。
其民多习武,少习文。
土产银、铁、好漆。
其王生子,年三十,以王让之。
其国大抵不重宝石,只重金、银及古窑器。
英国英国配文:谙厄利亚无毒蛇,虽别处携去者,到其地即无毒性。
美国配文:无。
因为当时世上尚无美国。
除了这些图中还描绘了很多神奇的国度,更有关于各地奇风异俗的简单介绍,如:如鬼国、夜人国、女人国、矮人国、长人国、黑人国,等等。
牛蹄突厥牛蹄突厥居民为半人半牛的牛蹄突厥:人身牛足。
水曰瓠窊河,夏秋冰厚一尺,春冬冰澈底。
常烧器消冰,乃得饮。
宛在达宛在达拥有恐怖风俗的宛在达:此国俗,父母已老,子自杀之而食其肉,以此为恤双亲之苦。
老而葬之于己腹,不忍弃之于山。
女人国女人国女人国:旧有此国,亦有男子,但多生男即杀之。
今又为男子所并,徒存其名耳。
《堪舆万国全图》到底是谁绘制的呢?据传这份地图是多年前一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一位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的。
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喜欢驾着船满世界跑,走到哪就画到哪,把各地的位置、风土人情都记录下来。
利玛窦来中国时带了一张地图,只不过并非现在大家看到的《堪舆万国全图》的样子。
欧洲人绘制的地图理所当然是以欧洲为中心,是一份将欧洲放置在世界中心的地图,而中国自然变成了犄角旮旯里的国家。
显然,这样一份地图献给万历皇帝是不妥的。
于是利玛窦在原图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将中国放到了地图正中央。
以致这样的地图布局方式一直沿袭到了今天。
按照当前普遍的历史观点,中国人航海走的最远的是明代永乐年间的郑和,他率领的船队的最西记录是东非洲,所以在年之前,中国人对于美洲是没有任何认知的。
而美洲就是前面叙述过的哥伦布于年误打误撞首先发现的。
年7月,原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化交通史的李兆良先生发表论文首次提出《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自己测绘的世界地图,和利玛窦没有太多关系的观点。
论文中写道:“《坤舆万国全图》显示文艺复兴前的欧洲,而美洲一半的地名在同时期的欧洲绘地图上没有出现,部分是利玛窦去世至少年后欧洲人才知道的地理。
《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国地名地理不是利玛窦年代的,是公元年以前的,比哥伦布到达美洲早60年以上。
传教士卫匡国年出版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测绘,只能翻译中国原数据,说明明代中国有能力测绘大面积有准确经纬度和球星投影的地图。
这两种地图证实中国的世界地理知识和地图学并非来自西方。
《坤舆万国全图》证明中国明代大航海是世界地理大发现和地图学的先行者,而《坤舆万国全图》的绘制成功,正是依赖于郑和船队的《郑和航海图》所测绘和记录成果。
”李兆良先生虽出生于殖民时期的香港,精通西学,在生物和化学领域颇有建树,却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是热爱,正如其著文所称,他“最终的目的不是为郑和翻案,更不是为中国挣回美洲大陆的主权”而是为了求真、求实,及用一个实际的例子去告诉读者如何去求真、求实。
李先生更是提出了一些更深刻的思考:“地图摆在那里,大家有眼睛看,看不出破绽是心障”并振聋发聩地指出,这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学东渐带来地理学’这种伪历史,延伸成‘中国在西学东渐以前没有科技’的歪论,影响国人的自尊、自信。
”,当然也蒙蔽了国人早应该发现这些破绽的眼光。
李兆良先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