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惨案的最后秘密,蕨类植物开始减少
笔者:三体-小遥
在几千万年前,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甚至哺乳动物都没有在大自然中占据优势地位。恐龙是绝对的霸主,而一颗小行星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地球生物的历史。
时至今日,学术界关于恐龙灭亡的说法中,小行星撞击以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影响,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关键。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恐龙早在小行星到来之前就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灭绝趋势。
根据相关研究,哺乳动物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开始崛起,顺利取代了恐龙的地位,整个自然界开始重新构建。于是人们不禁设想,如果恐龙不是卵生动物,而是哺乳动物,它们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快灭绝了呢?
实际上,哺乳动物同样不能抵抗小行星的撞击,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每一种生物都变得十分脆弱,即便恐龙的体积缩小,它们也不会因此幸免于难。而最新研究发现,蕨类植物的减少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前提,随后被子植物占据主导地位,哺乳动物因此繁衍壮大。
也就是说,根据食物链的运行原理,食草类恐龙因为蕨类植物大量减少而走向消亡,其他食肉类恐龙由于缺乏足够的食物来源渐渐缩小种群,在小行星到来之前就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据此,科学家们推测生物界的“洗牌”就是从蕨类植物被被子植物取代开始的,随后哺乳动物取代了卵生动物的主导地位,为人类的出现和发展打下基础。
这样一来,导致恐龙灭绝的因素还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因为时间久远,加上复杂的自然环境在不断演化,这个巨大的整体不容忽视,恐龙作为其中一部分,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至于有关小行星撞击的猜测,我们虽然没有找到更加有力的证据,但是已经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面对恐龙灭绝的大事件,人们十分希望找到更多的线索对此进行研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从更多方面分析,早日解开这个巨大的谜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