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恐龙的进化原来是从头开始的小
新发现证明巨型恐龙的演化从“头”开始
我们都非常熟悉体型巨大的蜥脚类恐龙,比如梁龙、雷龙、腕龙、阿根廷龙等等。尽管蜥脚类恐龙的体型巨大,但它们也是由小个子的祖先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蜥脚类恐龙在大型化的过程中身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中国云南发现的一种新恐龙证明这种变化或许是从“头”开始的。
云南禄丰的新发现
年,禄丰县国土资源局对当地化石资源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了一具恐龙化石,经过挖掘和修复,恐龙化石被装架陈列于“禄丰世界恐龙谷”的博物馆之中。
图注:发现化石的位置,图片来自论文
图注:古生物学家在云南发现的化石,图片来自论文
化石发现地点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区,禄丰县,川街镇,渡坊村附近,化石编号为LFGT-ZLJ(LFGT是禄丰县国土资源局首字母的大写)。化石包括有完整的头骨、下颌骨、骨盆、前肢及股骨。值得注意的是,骨骼以链接的状态保存,其中有基本完整的脊椎,包括了9节颈椎、14节背椎、3节荐椎和5节前尾椎骨,证明化石是原地埋藏的。
图注:彝州龙的化石线图级发现状态线图,图片来自论文
来自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和云南省禄丰县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对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年秋天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云南下侏罗统禄丰组一具有“蜥脚类”头骨的新蜥脚形类恐龙》(Anewsauropodiformdinosaurwitha‘sauropodan’skullfromtheLowerJurassicLufengFormationofYunnanProvince,China)的论文。
论文将新恐龙命名为孙氏彝州龙(Yizhousaurussunae),属名来自于发现地楚雄彝族自治区,意为“彝州的蜥蜴”。模式种名则是献给古生物学家孙艾玲,以纪念她为禄丰古生物发现和研究以及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两足行走的长颈龙
彝州龙的体型并不大,它的体长约7米,臀高1.5米,体重约1吨。
图注:彝州龙的化石装架,图片来自网络
彝州龙长有一个小小的脑袋,在它的嘴中长着两排细长呈勺状的小牙齿,这种牙齿是专门用于切割树叶和树枝,证明彝州龙属于典型的植食性恐龙。在彝州龙的小脑袋后面是长1.5米的细长脖子,长脖子能够有效扩大彝州龙的取食范围。
与或小或细的脑袋和脖子相比,彝州龙身体相当强壮,身后长有一条粗大的尾巴,作用是在运动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在彝州龙身体前后长有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尽管前肢没有后肢长,但是都非常粗壮有力。
根据骨骼结构判断,彝州龙应该具有四肢行走和靠两条后肢行走两种步态,当它们进食的时候会靠后肢站立,整个身体抬高保证嘴巴能够够到高处的食物。虽然看上去有些笨重,但是彝州龙的运动能力还是很强的,能够奔跑。
从“头”开始的彝州龙
图注:生活在晚侏罗世北美洲著名的巨型蜥脚类恐龙:腕龙和梁龙,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仔细看彝州龙论文名,会发现其中出现了两个相近却又不同的名词,一个是蜥脚类,一个是蜥脚形类。从分类关系上看,蜥脚类属于蜥脚形类,但是除了蜥脚类,蜥脚形类之下还包括了一些原始基干的类群,彝州龙就属于这些原始基干类群。因此,彝州龙属于蜥脚形类而非蜥脚类。是不是有种绕口令的感觉?
图注:蜥脚形类的分类,图片来自中科院古脊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