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静寻骨探今不负热爱
她在“石头里的骨头”中寻踪过去、探索未来,她被人们称为“玩骨头的卢老师”,她用热爱点亮了奇妙的古生物世界,她就是——卢静。
在这里,你能看到深蓝色的拉蒂迈鱼安静地“藏”在阴影中,身上星星点点的斑纹好似暗夜里闪烁的光;在这里,你能看到金红色的巨骨舌鱼甩着鱼尾,与银蓝色的亚洲龙鱼一起,“摇曳”在忽明忽暗的光影间
如果你以为,这是在哪一处水族馆,抑或是哪一部电影中的特效画面,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研究员卢静的办公室,在她琳琅满目的鱼类模型和标本间,在奇妙的世界里,这样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超越了生存与灭绝的奇妙邂逅,一直都在悄悄地“上演”。
与“古”、与“鱼”结缘
“看上去有点儿乱,我觉得男孩子可能会比较喜欢我的办公室吧,哈哈!”
在爽朗的笑声里,记者看到了一袭红色连衣裙的卢静。“我很喜欢这些小东西,觉得它们很有趣,所以这么多年一直都有收藏的习惯”,她笑着向我们展示她的珍藏,小到各国博物馆推出的微型鱼类模型,大到拉蒂迈鱼的等身素描,形式各异,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有谁能想到,那些在现实中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海底生命,会以这样奇妙的方式“重生”了呢。
“这就是拉蒂迈鱼,我最喜欢的鱼”,卢静轻轻拿起架子上的一个手办模型说,声音里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快乐和骄傲,“这个系列我都收齐了,一个都没有落下”。在她的手心里,一条小小的拉蒂迈鱼“摆着”尾巴,栩栩如生,好似一条正在浪花里游曳的活生生的鱼儿,“如果不是它,说不定我现在研究的就不是古鱼类了”,她笑着说。
谈起为什么会走上古鱼类研究这条道路,卢静的经历也颇为传奇:很少有人会相信,这竟然要归功于一部电影——《夺宝奇兵》。在这部集考古、冒险与科幻于一体的影视作品中,又酷又帅的考古学家印第安纳·琼斯曾给幼小的卢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考古吗?感觉真的太有意思了!”也是在那一刻起,一颗对古代生物充满了好奇的“兴趣的种子”,就这样在懵懂与向往间,悄悄在卢静的心中扎下了根。
▲卢静与她收藏的鱼类标本和模型。
上大学后,卢静选择了生物学,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又渐渐发现了研究脊椎动物的别样魅力。“我最喜欢的两个东西——一个是考古,一个是脊椎动物,加到一起那不就是古脊椎动物吗?那时候就觉得,这可以成为我(未来人生)一直继续做下去的事情”,她说。等到了报考研究生时,卢静并没有多想就报考了古脊椎所,“现在仔细想想,当时我可能并不清楚我们所(古脊椎所)研究这些动物到底是做什么的,但就是出于一种天然的直觉和兴趣,最后让我选择了这里”,她说。然而,当卢静真正考进古脊椎所后才发现,古生物研究可以细分为很多领域。那么,她又该如何选择呢?
一开始,跟许多慕名而来的学生一样,卢静也想过要研究恐龙,但是彼时选择这一领域的女学生并不多。就在她颇感犹豫的时候,卢静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递给了她一本名叫《深海潜鱼4亿年》的书,让她好好读一读。
起初,这本封皮不太起眼的竖版繁体书并没有引起卢静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