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与少儿心理研究儿童年纪不同,适宜的动

动画,包括其衍生产品图书音像、角色玩偶、角色贴纸等在内的整个动画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中。少儿作为动画片的最大受众群体,其心理特征必然是动画创作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所以,我们可以将少儿心理特征和受少儿喜爱的动画片放在一起研究分析,为探索动画片的优良发展之路提供一些思路。

依据儿童心理学,探究动画片深得儿童喜爱的原因,以及如何创作优质的动画作品。

首先,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儿童,对故事内容、人物角色、表现手法的爱好都有不同,比如7岁以下的孩子,因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还处于比较稚嫩的审美阶段,所以他们会特别喜欢趣味性强、娱乐性强,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的动画片。

7岁-12岁的少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但仍为摆脱幼稚,因而情节曲折、趣味性强、具有知识性的动画片,很受他们的喜爱。比如新上线的动画片《量子战队之恐龙守护》就是如此,剧集中设有物理小知识、恐龙科普知识等,加之构建了一个迷人的远古世界,更能让7-12岁的少儿爱不忍释。同时,男生思维活跃、性情好动,喜欢科幻、战斗、探险故事的片子,剧集中出现的英雄和炫酷的战斗场景,都是他们向往的。《量子战队之恐龙守护》中就不乏高燃战斗场面,尤其是恐龙机甲合体或者发出强大攻击技能时,指定能让这一年龄的男生无限向往。考虑到这一年龄段的女生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力量都较为薄弱,应当憧憬英姿飒爽、有力量、有主见的女性角色,所以《量子战队之恐龙守护》中的女角色,比如凯拉、紫露,都沉着冷静,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简而言之,若想创作出优质少儿动画,务必根据受众群体年龄段、主要受众群体的性别进行分析,然后再在剧集中加入受众群体的所需,为受众群体提供价值,这样才有机会俘获受众群体的心。

对儿童某一阶段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动画片的创作如何符合这一年龄孩子的心理。

其实将“儿童”作为动画片受众的研究对象,并不科学,因为“儿童”这一概念所覆盖的时间跨度较长,所以即便是创作儿童动画,也要进行“儿童”细分。一般而言,会将儿童分为三个阶段:3-5岁,我们称其为幼儿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身心都在发展,对周围事物拥有无限兴趣,但他们生活经验有限,并没有逻辑思维可言,幻想、娱乐、游戏的心理最为强烈,所以面向这一阶段儿童的动画片,应该选用动物为主角,篇幅应该短小、情节必须单纯、色彩尽量鲜明,比如《萌鸡小队》这种。

6-9岁,正好处于儿童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发育加快,求知欲望加强,已具备了接受系统知识的条件,所以面向这一阶段儿童的动画片,剧情应当略显曲折,可从中植入一些知识和推理,以此拓展儿童知识面,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

10-13岁,为少儿期。这一阶段的儿童略显“中二”,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渴望独立,希望自己赶快长大成人,向往英雄人物,主张邪不胜正,所以针对这一人群的动画片,可以加入能引起反思、场面炫酷的情节,比如《量子战队之恐龙守护》就很适合10岁左右的儿童观看。

总而言之,虽说儿童动画万千,但也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年龄段进行动画的选择,这样才能使动画更精确地为儿童提供需求,让儿童从中受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1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