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恐龙之乡
□文/摄陈杰
盛夏季节,我和朋友从伊春乘车前往嘉荫。多公里的路途,幸亏有林区的迷人景色,使我们并没有感到旅途寂寞。眼前的小兴安岭一片碧绿,像波浪起伏的绿色海洋。公路上疾驶的车辆,像一艘艘快艇,游弋在绿色的大海。坐在疾驶的车上,我不由得想起到伊春后听到的一句话:林都待客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我相信每一个走进伊春的人,都会为这里无穷无尽的绿色而陶醉的。
露天“龙园”一角。
露天的“龙园”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嘉荫。按照朋友的安排,我们直奔主题,直接把车开到了位于县城西南9公里处的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在嘉荫的两位朋友的引领下,迈进了我向往已久的恐龙故乡,去认识恐龙。
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这个公园的规模。据朋友介绍,公园占地8.44平方公里。走进园内,迎面是宽敞宏大的广场,写有“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巨型石碑醒目地矗立在广场中央,绕过石碑迎面是长米的恐龙骨架艺术长廊,长廊呈红褐色,给人一种沧桑感。周围聚集着24位中外著名的地质和古生物专家群雕。
怀着一种欣慰和神秘的感觉,我们走进了露天的“龙园”。立刻,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恐龙造型展现在眼前。陪同我们的嘉荫朋友老张是嘉荫本地人,主动承担了我们游览的导游。他告诉我,在龙园里一共安置了个世界各地迄今为止发现的恐龙石雕。这些石雕是依据世界各地发现的各种恐龙遗骨原图所制作。龙园规模很大,而且设计精致,在茂密的树丛中,三五成群的恐龙石雕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我们踏着万年前恐龙活动过的土地,慢慢地欣赏着欧洲、亚洲、南美洲不同的恐龙群落,辨别着鸭嘴龙、霸王龙、剑齿龙等不同的恐龙品种,认识着这些亿万年前地球的主宰动物,感叹着宇宙的沧桑巨变。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龙骨山微缩景观欣赏了精致的恐龙石雕,我们来到了龙骨山微缩景观。龙骨山是我国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方。在微缩景观前是几只巨型恐龙模型,最大的一只体长60多米,长长的脖颈直插云中,是比照真恐龙的2倍建造的,与龙园里只恐龙石雕不同的是,这几只巨型的恐龙都涂上了绿色的斑纹,更加逼真。走进恐龙谷的石洞,里面是恐龙挖掘现场展览。有挖掘现场照片,也有恐龙骨架化石在山石中埋藏状态的复原,为游人认识恐龙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当我们在洞中拾级而上,来到龙骨山顶时,放眼望去,整个龙园尽收眼底。宏大的场面,成群的恐龙石雕,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令我们一阵感慨。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中,最宏大的建筑,当属矗立在广场一侧的中国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了。这是一座园中馆,面积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集保护区和博物馆于一身的展馆。我走进博物馆的第一个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座恐龙科教馆。不停播放的影视图像,把游人带入了亿万年前的地球,带入了恐龙生活的环境。
嘉荫发现恐龙化石是在年,当地居民在被黑龙江水冲刷的山体中,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俄罗斯来到此地的军官马纳金,得到了化石后,感到很神奇,便带回俄罗斯。经俄罗斯的专家鉴定,确认这些动物骨骼化石就是恐龙化石。于是俄罗斯的专家在年开始纷纷前来挖掘,并于年组装了第一具中国恐龙骨骼化石,命名为黑龙江满洲龙,也被称为神州第一龙。这具恐龙骨骼化石高4.5米,长8米,如今珍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原苏联地质博物馆。当时发现恐龙化石的山叫白崖,因恐龙化石的发现,人们赋予了新的名字:龙骨山。
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年开始,沉默了半个世纪的嘉荫,再一次引起世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