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称霸地球上亿年的恐龙可能并没有
今天咱们聊一个很多人都比较有兴趣的话题,那就是恐龙。如果我给大家说恐龙现在可能还存在的话,大家会不会觉得我是不是电影看太多了?但是,在加拿大的西南部一直流传着很多恐龙目击的事件,这些目击事件当中的恐龙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生活在海里,并且它的身长大概有10~20米长,有的人说头长得像马头,有的人说头长得像蛇头,反正它的身子看起来是有点像这种长蛇,在身体背部有很明显的瘤状的突起物,并且这样巨大的一个海洋里的恐龙,它的时速能高达每小时40公里。这个恐龙就是在加拿大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卡布罗龙”,关于卡布罗龙的目击事件,在年内大概有记录的就有次,其中比较有名的两起目击事件,还是跟社会名流有关系,他们目击到了恐龙的存在,就是在年10月的时候,当时的立法会议员也是著名的大律师,“WH兰利”他就目睹到了当卡布罗龙的存在。“卡布罗龙”还有一个就是在萨省担任最高皇家法院法官超过30年的詹姆斯.托马斯布朗,他也声称自己是距离卡布罗龙仅有码的距离,亲眼目睹了它的存在,除此之外在历史上还有很多这种类似的目击事件。所以,这里我们就应该思考一下,恐龙是不是真的都灭绝了?其实面对这个问题,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跟恐龙同时代的这些很多物种都存活下来了,而偏偏恐龙全部给灭绝了,大家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就感觉是大自然是专门挑着恐龙在杀,因为跟恐龙同一个时代,或者说比恐龙起源还早的这种像喙头蜥,它是在2亿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还有鲟鱼,也是最早出现在两亿三千多万年前的三叠纪时期,还有哺乳动物当中我们熟悉的鸭嘴兽,它的祖先也是在一亿八千多万年前的侏罗纪就已经出现了,然而像恐龙这种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并且三界都有恐龙的这个踪影,就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都有恐龙的身影。喙头蜥鲟鱼鸭嘴兽但是就这样一个霸占三界的霸主,却没有一只能够存活下来,在这里科学家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就是当时在万年前,那次恐龙的大灭绝,地球大灾难的时候存活下来的跟恐龙同一个时期的,陆地上的都是那种比较小的物种,然后在海洋里的存活下来就比较多了,然后科学家就推测背后的原因可能就是万年前那次陨石撞击对海洋的影响不是那么大。因为海水毕竟在地球上很多,所以海洋里的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就不太容易受到陨石撞击的干扰,所以对海洋里的生物的影响就比较小,然后陆地上的情况就比较惨了,当时陨石带给陆地上的灾难,可能到处都是火灾,并且火灾有可能还烧了上百年、上千年、甚至上万年都有可能,然后各地也在到处爆发着这种火山喷发。所以当时陆地上各处基本上都是充斥着特别激烈的这种化学反应,然后这些激烈的化学反应都是需要消耗氧气的,所以说几千年或者几万年火灾下来,陆地上的这种氧气就越来越少,以至于当时地球的含氧量就直线下降,最后就下降到不再适合这种大型的恐龙在继续生存了。我们知道当时的那些恐龙正常一点的成年多的恐龙,可能体型就在10米左右,然后再大一点的肯定有个二三十米,而目前我们地球上的氧气浓度是21%,而现在陆地上能孕育出来的最高大的动物应该就属长颈鹿了,最高也就5米左右。这里稍微讲一下,为什么含氧量下降,这种大型的物种就没法生存。我们都知道动物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消耗氧气的,然后消耗的这些氧气基本上就是来自于血液,然后血液当中的氧气是来自于肺部的空气,然后对于恐龙这样的大型动物来说,它每次充满氧的血液从心脏一出去,血液流满全身的各个部位。而在远古的时候,由于空气里面的含氧量比较高,所以说充满氧的血液从心脏泵出去的血液,携带的氧气会更加,然后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但是当大气含氧量下降以后,它心脏里面充满氧气的这一口血液,可能只能携带原来氧气起得二分之一甚至更少了,所以当血液走到一半的时候,它氧气就用完了,所以身体的剩下部位,比如说四肢的未端,它就是处于一个缺氧的状态,而这样一个情况就导致那样的大型动物要么就没法生存,要么就是越变越小,因为身体太大,氧气供不过去了,所以说只能越变越小了。其实这一点也能解释为什么恐龙是出现在地球含氧量巅峰的这样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氧气是从最开始什么都没有,然后到特别稀薄,然后在二叠纪的时候差不多达到了一个巅峰期,然后这个时候地球上的氧气大概能占到空气当中的35%或者更多。所以当氧气含量达到如此之高的时候,在三叠纪的时候恐龙就出现了,而且现在很多古生物学家也通过分析这种比较古老的琥珀,从当中提取当时远古的空气,分析当时里面氧气的含量,也确实证明了远古时期多的空气里面的含氧量都在30%以上,而且有一种趋势就是越往古代走,它氧气的含氧量就越高。说到这有的朋友可能也会想到,这种体型大的恐龙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那么那些体型小的恐龙,怎么也跟着一起灭绝了?其实在很多学者看来,这种小的恐龙并没有灭绝,而且至今仍然存在,只不过这些恐龙进化成了我们熟悉的一些物种,比如说蜥蜴、鳄鱼或者是鸡这种。那关于鸡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说法,就是说鸡就是当年的霸王龙,而且当时有很多学者都赞同这个说法,都说这个霸王龙是下蛋的繁衍方式,然后鸡也是下蛋的方式,而且霸王龙的骨架身体比例特点都跟鸡特别像,两个就是一个三角形的那种感觉。本来这个事情大家以为只是科学家的一个个猜想,因为大家都拿不出来这种比较实际的证据,很多人说你用基因检测对比不就成了吗?但是这里大家需要知道一个小常识,就是DNA基因它因为有这种生物活性,所以每过年它就会死掉一半,所以理论上科学家最多能复原万年左右的一个生物的DNA,我们都知道DNA复原工作就像拼拼图一样,一旦发现那种超过万年的这种DNA的话,在我们看来那复原工作就便得到无比的庞大了,就像用沙子拼成一个拼图多的感觉。所以网上流传的跟恐龙基因有关的这些所谓的证据说法基本上都是不太靠谱的,但是在年的时候,耶鲁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他们就把鸡的胚胎给他做一个基因修改,然后来进行一个特殊的培养,然后这张图是他们培养的一个情况,最左边的就是鸡原来长出来得到样子,中间是他们实验组改了基因以后鸡的头骨长成的一个样子,然后右边的是一个鳄鱼的头骨。然后我们都知道很多人认为鳄鱼就是恐龙的近亲,因为它们头部还蛮像的,然而鸡的基因经过一定的修改,发现它长出来的头骨越来越像鳄鱼的头骨了,或者说像恐龙的头骨了,所以当时他们这个研究团队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说像鸡或者一些鸟类、蜥蜴,他们可能并不是单纯的长得像恐龙或者是恐龙的近亲,认为它们可能就是恐龙。那说完了陆地上恐龙的情况,再来说一下海里的恐龙。海洋环境因为比较稳定,所以说海洋环境里面生存的恐龙,它是最有希望能够延续下来的,所以之前提到的加拿大出现的卡夫罗龙说不定也是存在的。在年3月份的时候,美国乔治亚海滩上面冲上来一只幼年的蛇颈龙,身长1.2米到1.5米之间,然后这个事情就被世界的各大媒体疯狂转载,于是就迎来了世界科学家的各种推断,说这个是海豹、有的说是特殊的鲨鱼,也有的说这个是恶作剧,而从这些科学家的推断就能看出,至少目前看来主流还是不太相信还有恐龙存在的。其实主流的学者不相信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人类对海洋的了解仅仅是停留在皮毛而已,人类对海洋物种的认识可能也仅达到了1%,因为在0年的时候,世界的科学家联合起来开展了一个海洋的这种物种普查,调查海洋里面的物种,用了10年的时间,花费了6.5亿美金,联合了80个国家的科学家,然后这些科学家就说我们目前能查到的海洋物种仅仅只有2.5万种。但是未知的海洋里面的生物可能至少有万种,然后我们现在人类发现海洋新物种的速度平均每周会发现三个海洋的新物种,所以根据目前人类在海洋探索的现状来看,没有找到恐龙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适合这种大个子生活的区域,在人类比较难探测的地方。分享让阅读更有意义!
上一篇文章: 恐龙的多样性与分类 下一篇文章: 早期的恐龙及恐龙的祖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