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造型进化史我们对机器人的认知在变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m.39.net/pf/a_5131647.html

梦见乌鸦

《变形金刚》电影版,陪伴我们走过了10个年头。

然而作为《变形金刚》电影十周年的作品,本片的表现实则不那么友好。烂番茄15%的新鲜度,IMDB评分5.4分,比之前被人吐槽的《新木乃伊》还要低,在北美《变形金刚》首日仅万美元,也是系列最低。

这一切似乎都在证明,《变形金刚5》将会把这个系列带入低谷,真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且不论该片在国内如火如荼的架势与北美反差的对比,单单是变形金刚作为影史最成功的商业广告没有之一,其背后广泛的商业利润,就足够支撑《变形金刚》系列继续发展下去。从玩具到动画,从电视到电影,变形金刚在这30多年来,承载的不仅仅是情怀,更多的还有商机。

不说别的,单从片中角色的造型上就能看出来,或许很多观众也发现了,如今的电影版,跟之前的动画片,形象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其实呢,变形金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显微镜”的状态,无论从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都可以从中读出这一时代科技发展方向和大众对未来科技的判定。其中最直接的表象大概要数机器人的造型了。

总体上来说,《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形象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设计工艺,其二是审美潮流。而这两个方面,完全可以统一在“商业驱动”的含义之下。

尽管变形金刚从概念上来说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Robot”,但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广大群众都会将其算做机器人大军中的一员,标榜着机器人的形象去接受他们。因为自他们诞生起,从外表造型还是设计思路,都代表了时代潮流下机器人在大银幕上的固有形象。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动画片到如今的电影版,这帮外星人从铁罐子变成了极具机械美感的金属时尚模特,这正是机器人在大银幕上的进化,造型上的突变,细节上的飞跃,都与各个时代下人类对机器人的概念认识和科技风格息息相关的。

一、谁给了谁灵感:玩具是第一生产力

别看如今很多观众吐槽《变形金刚》电影中广告太多。但恐怕很少知道,变形金刚本身就是广告,他们是先有的玩具再有动画。

变形金刚是美国著名玩具厂商孩之宝(Hasbro)旗下的招牌玩具,可最初他们并不属于美国。

年,孩之宝的玩具士兵系列(《特种部队》的前身)进入日本市场,却吃了个闭门羹,日本玩家对这种粗犷的美国大兵不感兴趣,但却让日本玩具厂商Takara找到了灵感,开发了“微星小超人”系列,高约10厘米的可动小人形,故事内容则是两派缩微战士,可以将物体放大/缩小供自己使用,进而大受欢迎,当然,这时候的“微星小超人”还与变形以及机器人没有任何关系。

进入到年代,“微星小超人”系列在不断进化升级中,出现了机器人角色,可以简单的变形为飞行器之类的交通工具,它们统称为MicroChange。

与此同时,Takara也将机器人与变形的概念独立出来,开发出新的系列,比如变成汽车的系列,变成恐龙的系列,变成收音机等小家电的系列,这个独立出来的分支叫做Diaclone,但此时这些机器人都有驾驶舱,必须由人来驾驶,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更像是机甲(去年Takaratomy公司重制了Diaclone系列,如下图)。

这两个变形系列在日本本土销售并不好,被同期出品的另一款可以变形的动画玩具《超时空要塞》系列打压得很厉害,但他们在国际上获得了不错的声望,引起了孩之宝公司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