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恐龙中国发现拥有霸气名字的

中国发现拥有霸气名字的羽毛恐龙却没有脑袋

取名真的是一门艺术,不仅对人,对恐龙也是一样。熟知万事万物,都得从它们的名字开始。一种恐龙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自然会更容易被大众所记住。一般来说,恐龙的命名是根据自身的特征、发现地点,或者是当地的神话传说,今天要介绍的这种恐龙就得名于我国的神话典故。

被斩首的大将

开门见山,新恐龙被命名为干戚刑天龙(Xingtianosaurusganqi),属于一种原始的窃蛋龙下目——尾羽龙科(Caudipteridae)。

图注:邢天龙的化石,图片来自论文

邢天龙早在年就已经被发现,化石出土于辽宁省义县组地层,这里因为发现了许多著名的羽毛恐龙化石而闻名世界。关于邢天龙的研究论文在年4月份发表在《自然》旗下的《科学报告》上。

图注: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博士生裘锐(右),正在展示介绍邢天龙,图片来自网络

干戚刑天龙的属名“刑天”来源于中国神话《山海经》中炎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刑天。在战争中刑天被黄帝斩首,但掉了脑袋的刑天仍斗志不减,手持戚(一种巨斧)和干(青铜方盾)继续战斗。

图注:刑天的形象,图片来自网络

邢天龙的化石标本正好缺失了头部,因此学者们便用刑天命名这种没有发现脑袋的新恐龙。刑天使用的武器干戚刚好用来作为它的种名,于是刑天龙的模式种名便成了干戚刑天龙。刑天龙的体型并不是很大,按照研究者的话来说就是“和老母鸡差不多大”。霸气的名字,配上如此娇小的身形,也可谓是反差萌了。

图注:邢天龙的复原图,由RAX绘制

是鸟还是龙?

介绍刑天龙,有必要再介绍下它所属的家族。

窃蛋龙下目属于廓羽盗龙类(Pennaraptora),这个类群还包含驰龙类、伤齿龙类等近鸟型恐龙,也就是最接近鸟的一类恐龙。窃蛋龙下目的物种非常丰富,大到数吨,小到只有家禽大小的物种都能在这个家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尾羽龙科(尾羽龙类)是窃蛋龙下目中比较原始的一支,也是最早发现具有类似鸟类正羽的恐龙之一。

包含刑天龙在内,尾羽龙科目前仅发现了3属4种,其他成员分别是:邹氏尾羽龙(Caudipteryxzoui)、董氏尾羽龙(Caudipteryxdongi)、义县似尾羽龙(Similicaudipteryxyixianensis),且都是我国独有的物种。

图注:尾羽龙的骨骼图,scott绘制

图注:两种尾羽龙属的复原图,GabrielN.U绘制

图注:似尾羽龙的骨骼图,Headden绘制

图注:似尾羽龙复原图,cisiopurple绘制

尾羽龙科成员们有着相似的特征:小而且呈近三角形的脑袋,吻段长有喙,口中有细小的牙齿;脖子细长,前肢较为短小,第三根手指几乎已经退化,沿着第二指长有对称的扇形正羽;后肢很长,且强壮,应该非常善于奔跑;尾巴很短,部分种类尾椎末端愈合成类似鸟类的尾棕骨,尾部末端有一个羽扇状的尾羽。在已经发现的部分属于尾羽龙科的标本腹部保留有研磨食物用的胃石,可以作为其植食性的依据。由于口中依然保留有牙齿,因此推测尾羽龙科偶尔也会捕食一些小动物,所以它们有可能是杂食性恐龙。

图注:尾羽龙的化石,注意观察期腹中的胃石,图片来自网络

尾羽龙类的身上有许多鸟类的特征,以至于关于它们身份众说纷纭。一般的观点认为,尾羽龙类是属于窃蛋龙下目中的原始类群,是明确的恐龙演化为鸟类的佐证之一。但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尾羽龙类并不属于兽脚类恐龙,而是一种失去了飞行能力的原始鸟类,就像是今天的鸵鸟那样。甚至还有学者推测出鸟类并非由恐龙演化而来,包括尾羽龙在内的手盗龙类其实都是失去了飞行能力的鸟类,因为它们身上保留了许多飞行祖先遗留下的特征,而鸟类可能是由一些非恐龙的主龙类演化而来的。这个理论看起来有点道理,但在学术界似乎并没有被广泛的接受。可以肯定的是,近鸟类恐龙以及鸟类的起源还有许多谜团需要时间去解答。

独特的手指

尾羽龙类的成员们特征比较统一,但也都各自特色。邢天龙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它的第三根手指。

图注:邢天龙的手骨化石,图片来自论文

虽然邢天龙的第三指化石保留的不完全,但凭借已知的部分可以看出它的第三指较长,完全不同于近亲们几乎已经退化的非常短小的第三指。已经发现了两种尾羽龙都保留了手掌化石,其指式(每一根手指的指节数量)为2-3-2,不同于大部分兽脚类的2-3-4。邢天龙的第三指长度类似于传统的兽脚类恐龙,也从侧面证明了尾羽龙类其实应该也是由原始的手盗龙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并非前面提到的失去飞行能力的鸟类说。

无独有偶,尾羽龙类也并非是仅有的退化了第三指的窃蛋龙类。近年,在蒙古出土了一些非常神秘的窃蛋龙类标本,它们的第三指也呈现出了高度退化的特征,但在分类树上的位置却比尾羽龙更加的进步。通过对刑天龙独特前肢的观察,学者们借此契机整理研究了窃蛋龙下目的手部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窃蛋龙类的手部演化非常的复杂多样,不同的类群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演化趋势。

图注:神秘的窃蛋龙类,注意观察它的第三指,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窃蛋龙类的手部演化趋势,图片来自论文

仅仅从手的演化之中,就有如此多的玄机在隐藏在里面。如果向更宏观的方向探索,不难想象又将是有多少数不尽的的演化之谜等待我们的探索!

参考资料:

1.RuiQiu;XiaolinWang;QiangWang;NingLi;JialiangZhang;YiyunMa().AnewcaudipteridfromtheLowerCretaceousofChinawithinformationontheevolutionofthemanusofOviraptorosauria.ScientificReports.9:Articlenumber.doi:10./s---6.

2.Osmólska,H.,Currie,P.J.Brasbold,R.Oviraptorosauria.InTheDinosauria.2ndedn(edsWeishampel,D.,Dodson,P.,Osmólska,H.)–(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图片/网络(侵删)

文字/江氏小盗龙(江泓)

排版/江氏小盗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4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