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的著名恐龙大揭秘

双冠龙的最新艺术形象。双冠龙的右后腿化石。双冠龙的头骨模型。双冠龙生活在1.83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因电影《侏罗纪公园》而名声大噪。但科学家们对这种恐龙的长相和族谱仍然知之甚少。phys.org网站7月7日报道,科学家们对双冠龙的化石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与电影里的小型蜥蜴类恐龙不同,真正的双冠龙是当时最大的陆地动物,身长可达20英尺,并且与现代鸟类有很多相似之处。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7日刊登于《古生物学杂志》中。论文第一作者、古生物学家AdamMarsh说:“它恐龙界的明星之一,也是我们最不了解的恐龙。在这项研究之前,没有人知道双冠龙长什么样,也不知道它是如何进化的。”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Marsh对五个最完整的双冠龙标本进行了分析。在早期研究中,科学家认为双冠龙有脆弱的头冠和下颚,因此电影中把双冠龙描述为用毒液制服猎物的瘦弱恐龙。Marsh的发现正好相反:双冠龙的下颚骨有强健肌肉,这为下颚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此外,双冠龙的某些骨头上布满了气囊,这有助于加强它的骨骼。Marsh说:“它们像气泡纸一样,保护和加固了骨头。”这些气囊并不是双冠龙独有的,现代鸟类和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也有充满空气的骨头。对这两种生物而言,气囊可以减轻重量,帮助鸟类飞上天空,以及大型恐龙控制庞大的身躯。此外,鸟类的气囊还有很多其他功能,比如在交配仪式中使皮肤膨胀、发出低沉的叫声或者散热。双冠龙从窦腔延伸到头冠的复杂气囊和管道阵列,有可能也有类似功能。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些双冠龙化石的差异,Marsh记录了每块化石的数百个解剖特征。然后,他用一种算法将这些标本与第一块双冠龙化石进行了比较。算法显示,双冠龙和它的近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进化差距,这表明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相关的恐龙尚未被发现。修订后的双冠龙化石记录将有助于古生物学家们更好地识别标本。Marsh说:“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收藏了一个小型的恐龙脑壳,我们根据这些记录判定它不是一种新型恐龙,而是幼年双冠龙。”科界原创编译:花花审稿:西莫责编:雷鑫宇期刊来源:《古生物学杂志》期刊编号:-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0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