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哲学启示竹笋是人类未来的主食
李后强
有一个残酷的事实,不管你是否认同或者是否喜欢,迟早都会发生,竹笋是人类未来的主食!这是根据大熊猫哲学的启示,从“轻科幻”角度来讲的大概率事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身体疾病如“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最佳路径,更是人类顺应地球发展大势的明智选择。
第一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殊物种
对于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大熊猫远比人类更有发言权。在多万年前大熊猫就已经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了。后来经历了从小种大熊猫到大熊猫巴氏亚种的演化,再演变成小型大熊猫,就是今天的大熊猫。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被科学家誉为生物“活化石”。大熊猫家族在古代分布范围很广,遍及中国长江、珠江和黄河三大流域,还曾到过泰国、缅甸和老挝等地。现在,仅在我国的化石出土地点已达数百个之多,是我国远古时代(更新世中晚期)华南地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典型代表。但随着地质地壳和气候环境的变迁,人类的兴起,天敌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大熊猫的栖息地逐渐被缩减、分割和碎化。时至今日,大熊猫仅分布在青藏高原向东过渡的高山峡谷中,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数量很少,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
大熊猫体色为黑白相间,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内八字的行走方式。她是中国的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远古时是肉食动物,身体比现在小巧,有尖尖的牙齿、锋利的爪子。经过严酷的生存竞争,大熊猫逐渐放弃了搏杀、放弃了食肉、放弃了吃草,最后吃起了竹子。与她同时代的动物几乎都已经灭绝,但她至今还存在。大熊猫是特殊物种,给我们太多人生启迪,比如对环境的适应、对食物的替换、对竞争的妥协、对朋友的善待等。过去她走遍全球,如今她只住四川及周边。大熊猫生活的地方,也是人类康养的地方。四川盆地是生物的避难所,也是大熊猫最后的归属,昭示着人类未来的食物与居所走向。据说人类起源于喜马拉雅,最后还要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原乡四川盆地周围。在动物界,作为个体的大熊猫寿命在18岁至38岁之间,相当于人类70到岁。但作为物种的大熊猫是最古老的动物,比人类早多万年。人类要把自己的物种永远保存下去,必须改变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居住在深山密林,多吃竹笋,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大熊猫哲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二大熊猫是中国的文化象征
大熊猫是一种很温和的动物,有“团结和平”的内涵,折射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品行。传说,上古时候大熊猫是蚩尤的坐骑。民间对大熊猫有“貔”“貔貅”“貊”“貘”“食铁兽”以及“白豹”等多种称号。大熊猫隐居山野林间,用“和而不争”的德行,固守和谐安宁。熊猫避免灭绝的秘诀,就是由肉食动物逐渐转向为素食动物!
大熊猫文化包含“道”“易”理念。大熊猫群体的兴盛衰落与“道”“易”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万物。在万年的漫长岁月里,大熊猫从庞大的支系变成今天仅有一支,从广泛的分布逐渐缩小到四川及周边,从最初的食肉猛兽变成今天的素食主义者,这都说明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大熊猫,才能明白大熊猫生存智慧,才能找到影响大熊猫生存繁衍的关键因素,才能成功保护大熊猫。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生物自身必须变化,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境界。这就是“道”与“易”的观点,“适者生存”的道理,人类也不例外。。
大熊猫文化包含“中庸平和”的理念。大熊猫展示给世人的外貌和秉性,是“和平使者”,憨态可掬。据历史文献记载,在距今多年前的西晋时期,两军交战,一方举起了“驺虞旗”(大熊猫旗),战斗则戛然而止。这是最早有大熊猫作为“和平”象征的记录。大熊猫作为“和平”标志,在外交上成效明显。唐朝时期,中国把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从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开展了“熊猫外交”,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先后将20多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苏联、朝鲜、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政府赠送美国两只大熊猫,成功为中美关系破冰,成就了“熊猫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其理念和方式一直沿袭至今。随着赠送大熊猫的外交形式改为开展大熊猫合作研究以来,我国已经与全球10多个国家开展了友好合作关系,展示出了中国“和谐文化”的魅力。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外交使者,传递着一个爱好和平不愿看到战争的中国;一个日益强大,承载着厚重文化的中国;一个不想打也不怕打的中国!
大熊猫文化包含“民族图腾”理念。在远古时代,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图腾。我们常说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龙”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是多种动物的集合。针对中国人的品质,能否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一种具有高度认同性和广泛代表性的具体物象?大熊猫可能是最好的候选者。中国人的品质与大熊猫的品质,具有高度一致性。或者说,大熊猫自身的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大熊猫的品质就是中国人的品质——爱好和平,永不称霸!
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大熊猫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国际魅力。利用大熊猫具有的“和平”特质,作为鲜活的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国家外交、奥运会、APEC峰会、“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国际熊猫节、大熊猫夏(冬)令营、全球大熊猫网络直播、大熊猫科研合作交流等活动,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进行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向世界传递中国人“厚德载物”的宝贵品质,展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的处世方略,从而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第三大熊猫是中国哲学的展现
人类个体的价值追求,就是实现基因的愿望——“生存与繁衍”。大熊猫哲学就是研究大熊猫生存与繁衍智慧的专门学科。这是博大精深的学问。
一是大熊猫的“善变智慧”。大熊猫用“善变智慧”,赢得一方天地,留下宝贵物种。“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能改变环境,就必须改变自己,抱怨世界就是否定自己。大熊猫进行自我变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生存环境方面,当第四纪大冰期来临,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大熊猫选择了“退后一步天地宽”,走到高山峡谷生存繁衍;二是在食物的获取方面,当肉食的来源已经不足以支撑生存下去的需要时,大熊猫选择了“立地成佛”,从食肉猛兽改为吃竹子的素食主义者;三是在自身生理构造方面,为了更好地攀爬树木躲避天敌,同时增强食竹的能力,大熊猫演变出了独门绝技——“伪拇指”。这三点虽然不能完全概括大熊猫的“善变智慧”,但已经能够说明为什么同时期其他物种都几乎完全灭绝,而大熊猫还能顽强走到今天,那就是找准时机,自我革新,以求生存!这也折射着中国人的品质——“与时俱进、自强不息”!
二是大熊猫的“克己智慧”。“竹林隐士”是人们赋予大熊猫的雅号。对于大熊猫,人们往往是闻其声,嗅其味,不见其身。只要察觉有陌生物种接近,大熊猫就会很快走开。大熊猫是独居物种,成年的大熊猫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只要划定了领地范围,就在自己领地里生活,不会侵犯其它大熊猫的领地。大熊猫依然保留着食肉动物消化系统,肠道很短,没有盲肠,爪子和獠牙依旧锋利,身体强壮,力气很大,咬合力很强,奔跑和爬树速度堪称一流,成年以后没有天敌,可以说如果想要独霸天下,几乎没有困难。但大熊猫始终秉承温厚的性情,良好的品德,在自然界固守自己的生态位,与诸多物种和谐相处,不争不抢,颇有大家风范。大熊猫是一位智者,并且大智若愚。这与中国人“以和为贵”“和而不争”的品质是一致的,与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是相通的。
三是大熊猫的“生态智慧”。大熊猫隐居森林,用“利万物”的包容,实现天人合一。大熊猫有自己的朋友圈、食物圈、地理圈,特别是微生物圈。凡是有大熊猫分布的地方都有较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无论是对于大熊猫的伴生动植物,还是对于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其作为会徽开始,大熊猫已经成为了生物保护上的“旗舰种”和“伞种”。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全球的野生动物。保护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大熊猫吃的竹子,不是稀有植物,更不如虫草、松茸珍贵,丰富而价廉,并且不影响生态环境。大熊猫自身就是生态产品!
四是大熊猫的“体色智慧”。严格地说,世界由黑白构成。黑白,对于中国来说更有特殊意义,意味着阴阳之道。从阴阳太极鱼,到黑白点线排列的河图洛书;从黑白布阵的围棋,到黑墨白纸营造的中国画,无不透射着中国人的阴阳哲学。大熊猫的白色象征阳,黑色象征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互生互用。无论是一只大熊猫蜷卧身体,还是两只大熊猫相互拥抱,黑白两色阴阳相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环抱和相互依存的图画,与“天下第一图”的太极图极为相似,天地万物对立统一的思想得到生动体现。太极图的外圈是一个圆形,与大熊猫的圆胖形体相似。它是一个不断旋转运动的整体,孕育着事物万千变化的规律。太极图的圆内是一条划分黑白的S曲线,曲线的左边是白色、阳性,右边是黑色、阴性。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不是纯阳或纯阴的,在看待问题时需要看到阴阳二性。阴阳之理便是精妙的辩证哲学。为人则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居安思危之想。为祸则须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祸相依之念。将对立面的事物相互转化,因势导利,才有好结果。大熊猫就是3D太极!
五是大熊猫的“美学智慧”。大熊猫黑白体色的分布,充满了平衡对称之美。黑色的口鼻对应白色的尾巴,黑色的耳朵对应前后两边白色的头部部分,黑色的眼圈对应白色的双颊;从视觉上进行比较,大熊猫外形上黑色和白色所占面积几乎完全一样,两者界线分明,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和谐,没有一个颜色走向极端,隐含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和包含的哲学道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庸思想”精髓的完美展示。如果把黑白各点连成大小不同的圆圈,按照同心圆半径展开,各交点之间距离满足“斐波拉契级数”规则,呈现黄金分割率!这就是为什么大熊猫吸引眼球,看起来很美很靓的原因,本质是素数分布的“黎曼猜想”!
六是大熊猫的“方圆智慧”。大熊猫,从表面看很憨厚,平易近人,圆滚滚的身体,走起路来一颠一颠内八字步,没有任何威胁。但实际上大熊猫的咬合力大约是老虎的两倍,大熊猫的奔跑速度能超过一般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野生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大熊猫同时代的剑齿虎当时何其威风霸气,但是现在已经绝迹了。活着就是最大的资本。外圆内方,是大熊猫的生存哲学,因此没有遭到剑齿虎一样的境遇。大熊猫吃竹子而且会爬树,至今还保留着吃肉的牙齿与消化系统。如果去追捕其他动物,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争夺甚至流血。更可怕的是,会遭到人类的杀戮,许多野生动物就是因为偷食农牧民家的牛羊而被杀。追捕猎物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体力。所以,聪明的大熊猫选择用大量的时间吃竹子,消化竹子和睡觉,从而避免与其它动物斗争,在遇到危险时也是选择爬树。成年大熊猫爬树能力非常强,爬上20多米高不成问题,地下的敌手只能望树兴叹。大熊猫爬树,并不意味着惧怕胆怯。相反,这是友好的表现、实力的体现。这也是大熊猫作为国宝和外交使者的深刻隐喻!
第四是世界上的物种正在不断消失
人类肉食来自大自然,主要来自驯化动物。如果自然界的野生动物减少,那么可供驯化的动物也相应减少,肉食的范围和来源也会减少。因此,未来吃动物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据文献报道,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一小时就有3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种鸟、多种兽、种两栖爬行动物和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万倍。
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目空一切地干预大自然后,使生物灭绝时间表大大地提前了。地质时代(冰期以前的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0年灭绝1种。到年至年,每10年灭绝1种;年至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了,即有多种动物灭绝了,而且这种灭绝还在加速度演进。年以来,记录在案的动物灭绝资料已经够惊人的:种兽类和种鸟类已不复存在。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说: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
年波兰原牛灭绝,年太平洋辉椋鸟灭绝,年福岛胡狼灭绝、年南非斑驴灭绝,年北美旅鸽灭绝,年澳洲袋狼灭绝,年加勒比僧海豹灭绝,年亚洲冠麻鸭灭绝……联合国的一位官员开玩笑说:如果达尔文活到今天,他的工作可能就会集中于物种的讣告,而不是物种的起源了。动物减少甚至灭绝,人类肉食就收缩了,只有吃素食——竹食了!
第五是自然界的微生物正在不断被发现
人类肉食范围收缩,只好向更小的微观世界要食物。微生物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统称。它个体微小,但与人类关系密切,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微生物的总数约在50万至万,其中已记载的约20万种(年),包括原核生物种,病毒0种,真菌9万种,原生动物和藻类10万种。此外还有地下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空间微生物等分类。
微生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好朋友。人的肠胃中一般有多种细菌,多数是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而且双歧杆菌能延长人的寿命。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微生物工厂,每天生产出一千亿到一百万亿个细菌。在每平方厘米肠子表面上生活着一百亿微生物,而在每平方厘米皮肤表面生活着一千万个细菌。在人的牙齿、咽喉和消化道里细菌的数量最多,数量超过皮肤表面一千倍。微生物具有许多特点,比如体小面大。微生物体积很小,但表面积却很大,这个特征也赋予了微生物代谢快等特性。二是转化能力强。微生物通常具有非常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据研究,乳糖菌在1个小时之内能够分解其自身重量-0倍的乳糖。三是生长繁殖快。相比于大型动物,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繁殖速度。大肠杆菌能够在12.5-20分钟内繁殖1次。微生物这种指数级增长的特性使其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如发酵工程等。我们对于微生物的认识还很肤浅,还有95%的微生物没有研究清楚,它们对人类食物结构的调整可能具有巨大价值。微生物对于竹子的消化具有特殊作用。人类食竹,必须有微生物帮助。
大熊猫长着食肉的牙齿和肠胃,却独爱吃竹子,这个问题曾被称为“百万年之谜”。基因测序表明,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一个叫T1R1的基因,从此“立地成佛”改吃竹子。野生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低热量高纤维”的竹子,没啥营养,可它们仍然长成胖墩墩,圆滚滚的模样,天天“卖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等研究发现,大熊猫的肠道菌群有助于它们“长膘”,“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在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克服竹类这一特殊食物的有关麻烦。丁酸梭菌的代谢产物丁酸可上调负责昼夜节律基因Per2的表达,从而促进脂质合成和储存。大熊猫的内脏微生物缺乏多样性,没有食草动物常见的纤维素降解菌,但梭菌类物种扮演了重要角色。上海交大等高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的肠道微生物并不擅长分解竹子等食物里的植物纤维,因为大熊猫的肠道微生物更接近于食肉动物,而不是食草动物。大熊猫大约在万年前才将竹子加入到其饮食之中,-万年前才开始将竹子作为主食。为了辅助食用植物,特化以竹类为食,大熊猫演化出了强有力的颚和一个“假拇指”,除消化竹子中90%以上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外,还能利用约8%的纤维素和27%的半纤维素。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在研究大熊猫第六指即“假拇指”演化时发现,大熊猫专门吃竹子的习性至少在距今——万年前就起源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员张文平等发现,大熊猫并不能像食草动物一样消化纤维素获取能量,但它们能比食肉动物更好地消化淀粉——选取竹子最富含淀粉的部分食用。大熊猫不靠纤维素生活,而靠半纤维素生活。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显示,大熊猫粪便中的细菌或能帮助制造新型生物燃料。他们从大熊猫粪便中分离出40种细菌,这些微生物能高效地把植物纤维材料分解成简单糖类,然后经由其他细菌发酵而产生可用作替代能源的物质。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阿什莉·布朗解释道,大熊猫体内的细菌能产生高效的酶,以分解难以消化的木质材料。布朗说:“对于可持续新能源的研究,我们在大熊猫身上发现的细菌或许真能成为解决方案。”布朗已向美国化学学会提交这一研究成果。
第六是竹子的文化经济价值
竹子是禾本科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全世界约有70属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热带,以东南亚季风区为世界竹子分布中心,该中心占世界竹林面积的90%,世界竹种总数的80%,非洲次之,拉丁美洲更少,澳大利亚只有两种乡土竹,美国仅产1种,而整个欧洲大陆均不产竹子。竹子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一般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为多年生植物。
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有君子之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竹兰梅菊”四君子。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志士喜欢将自己高洁的品格比作劲竹。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气神。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春天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有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郑板桥特别喜欢画兰、竹、石。因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常青,石头万古不移。竹之寓意:竹者重节,节者为信!所以竹子代表重节、重信!
在日本,竹子则是真实与奉献的标志。在南美洲,土著部落用竹子当刀斧,砍削其他物品,也用竹子制造吹奏圣乐的乐器。在非洲,竹子也具有很神圣的象征地位,有些高大的竹子极受人们崇拜,被奉为生命之树。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种类很多,约有40属余种,分布全国各地,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最多,主要分布四川,湖南,浙江等地。北起秦岭、汉水,南至海南岛,东起台湾,西至西藏,均有竹林分布。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世界竹子分布,主要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非、拉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为3大竹区,即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有些学者还单列“欧洲、北美引种区”。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竹子约50多属,多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约有多种。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印度有19个属种竹子。中国竹子最多,四川竹子最好!
第七是中国竹笋的食药功能
竹笋,为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苦竹、淡竹、毛竹、麻竹、罗汉竹等的嫩苗,又称竹萌、竹芽。根据采取季节分为冬笋、春笋、鞭笋等。四川雷波罗汉竹笋被称为“蔬中熊掌”“素食之王”。据分析,生竹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成分。竹笋是我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食用竹笋有0年到0年的历史。竹笋不但组织细嫩,清脆爽口、滋味鲜美,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作为药膳资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本草经》、《食疗本草》、《食经》、《齐民要术》、《唐本草》等古典名著均有记载。如《本草纲目》: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益气、可久食。中医认为,竹笋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
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多纤维素等特点。在每克的竹笋中,含有蛋白质约2.6克,膳食纤维1.9克,钾毫克,锰1.14克,含有多种氨基酸,故味道鲜美。由于其纤维素较多,故食用后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食物发酵,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降低多余的脂肪,这对于减肥,降低血糖,预防癌症,尤其是预防消化道癌症和乳腺癌的发生是十分有益的
表1竹笋营养成分:每克春笋所含营养元素(根据网络)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立春后采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让人们喜爱。竹笋种类较多,如毛竹、早竹、石竹、淡竹、刺竹、绿竹、刚竹、麻竹等,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各异。炒、炖、煮、焖、煨等皆成佳肴,全国各地均有很多有名的笋菜如:"春笋烧鲥鱼"、"春笋白拌鸡","南肉春笋"和"糟烩春笋","问政山笋",沪菜中的"枸杞春笋",陕菜中的"春笋焖肉"等。
竹菌也是食物药,是指生于竹林中的一种真菌,如竹荪。有关它的药膳作用在《食疗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医著中均有记载。竹荪作食用菌已有悠久的历史,过去只能从野外采集,数量极有限,通常只作帝王贡品,现已进行人工栽培,其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的提高。
大熊猫最喜欢的食物是富含淀粉和半纤维素的竹笋、嫩竹叶和嫩枝干。当成年大熊猫以竹笋为主要食物时,它们的体重一般每天都会增加,而这时也是在春夏大熊猫的繁殖季节。在只能以竹竿为食的冬季,大熊猫一般每天都会减掉若干体重。大熊猫选择竹子作为主要食物的原因:首先是,相对于其他食物来说,竹子分布广泛,容易获得,与大熊猫进行抢食的竞争者少。其次是相对于其他木本植物,竹子中含有浓度相对较高的淀粉。再是竹子不同部位随四季的变化其淀粉含量亦随之变化,大熊猫总是选择取食竹子中淀粉含量高的部位。竹子中淀粉和半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竹笋,同时竹子的生长很快,每年都有两季。每当竹笋发生的季节,也是大熊猫发情和生儿育女的季节,此时大熊猫就优先选择取食竹笋。竹笋中的高含量淀粉和半纤维素可以为大熊猫发情及生儿育女大量补充体力,增加体重。在冬季没有竹笋和嫩竹叶的情况下,竹竿中的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则会达到一年中的最高点,这时大熊猫就开始吃竹竿。大熊猫每天消耗的能量非常少,这也是它们能够只依靠竹子这种低热量食物生活,同时仍能保持较大体重的原因之一。
结论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全球最高最大的“淡水塔”,给高原东部带来八条大江大河,形成世界最大的“天然发酵池”——四川盆地。这里气候最温润、海拔最合理,动植物最丰富、微生物最活跃、大熊猫最宜居。从发展的眼光看,地球上的动物在加速灭绝,微生物在不断增加。中国竹子世界第一,四川竹子全球最好。“食竹者”高雅,“食肉者”俗气。竹笋是食物、药物、诗歌、气节、人生。要健身、吃竹笋。吃竹笋有助于健康长寿,事业节节高升。要消除身体疾病,必须从改变食物结构开始,食竹是最好的选择。
大熊猫是“世界语”“国际范”,四川的特殊“生物遗产”,具有四川特点,四川味道,四川风格,四川气质。四川发展大熊猫竹笋食品产业,就是占据人类食品的制高点,符合国际惯例、国家导向、四川政策、人民需要,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必须坚定信心、谋划精心、突出重心、牢记初心、树立雄心,尽快建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空间链、企业连,让大熊猫把大川菜带向全世界。大熊猫就是太极图的拓扑变换,择机而变,强而不霸,几经大难而不灭,是珍贵的生物“活化石”,充分证明了“适者生存”的简单道理。大熊猫就是“哲学家”和“人生导师”,有自己的朋友圈、食物圈、微生物圈和地理学圈(海拔、气温、湿度、阳光等)等,大智若愚,大道至简,大圣不言。我们应该跟着大熊猫学习生存智慧。大熊猫哲学的启示是:观大势、看长远、不计较、能妥协、交朋友、择宜居、吃竹食。从“轻科幻”讲,未来的竹子也有“萝卜竹”“人参竹”,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未来的人类都是食竹动物。否者,难以健康长寿和繁衍壮大!
(本文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于年6月25日在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大熊猫竹文化研究院”筹备会上的发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