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重返童年,做一个动画哲学家中
有些年轻人热衷“考古老动画”的心理动机,是与自己现实生活产生某种联系。
——————————
现在的你,会不会重温一部童年爱看的动画片?如今再看,看出了哪些新东西?
中山大学大三学生龙柯,很喜欢重刷《猫和老鼠》,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收获。“这部动画折射出的为人处事之道和情感关系,让我产生一种既感性又理性的认识。”
24岁的南京大学学生时辰认为,重温童年动画片,也是反思自我的过程。动画世界的独特性在于,既带有幻想色彩,又可以勾连现实生活。
90后王月会带着3岁的儿子一起看自己小时候爱看的《黑猫警长》。相隔多年,王月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并感慨“原来不是大爽文,坚持正义的路途充满荆棘”。
长大之后,很多观众依然热衷于重刷儿时动画,还成了一名“动画哲学家”,寻觅儿时没理解、未察觉的道理,并产生契合当下生活的哲思。
为何要重返童年动画片“现场”
重返童年动画片“现场”时,有人的想法被颠覆了,也因此重塑了人际相处观念。
北京理工大学大三学生范饶,小时候以为《猫和老鼠》里汤姆和杰瑞之间是你死我活的打斗,长大后发现不是。“像杰瑞有时候跑到城市里去,还是会想念汤姆,跑回来抱着它。世界上的相处方式是多元的,打斗也是其中一种。”
今年25岁,从事会计工作的曾阳认为,他儿时看动画片是娱乐,现在重看是对过去的回顾。重温老动画片,仿佛是探案的过程。“过去动画片里我没能发现的蛛丝马迹,现在都发现了,不是很有意思吗?”看到动画片里两个角色打架,小时候会认为他们关系不好,现在就会思考:“这场架到底对他们的关系起到了什么作用?”沟通的暴力与否,并不能表明双方的关系状态,我们对很多事物的刻板理解模式反而遮蔽了自己的认知,“笑容不一定友好,谎言不一定虚假”。
随着年龄渐长阅历增加,很多人对老动画片的态度和认知也在发生改变。
北京出版集团《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国平认为,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看待问题的态度是两极的,只分好人和坏人两种。“孩子看电视经常想知道最终的结局,搞清楚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事实上,他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
“我们的认知水平在提高,所以会在动画片里看到以前没看到的一些点。儿时你在动画片里看见的大反派,比如《猫和老鼠》中的汤姆,长大以后会意识到,这个角色也有可爱之处。”
许多寓意随年龄增长慢慢“解锁”
《马丁的早晨》是重庆大学研二学生舒葵痴迷多年的动画片。在这部动画片里,小男孩马丁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变成一个新模样:恐龙、侦探、超人……小时候看,舒葵觉得,这种冒险的人生,好像是自己在经历一样。
长大之后,舒葵再看《马丁的早晨》,“在认清现实的同时,抱有一种希望”。一方面,舒葵会羡慕马丁的奇幻人生,那种每日变更的生活很精彩;另一方面,马丁的经历给了她作出重要决定的勇气,比如是否要成为一名记者。
“之前实习,体会到当记者确实很辛苦。但当记者能去采访不一样的人,了解不一样的故事,这也是一种精彩的人生。《马丁的早晨》主人公每天体会截然不同的生活,某种程度和记者的生活状态有相似之处。”
这部动画片已变成她内心的一种推动力,唤起她追求理想生活的决心。“这些动画建构的世界在支持我,让我继续保持纯净的本心,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曾阳最近重新看了一遍《迪迦·奥特曼》。“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奥特曼,你要相信光。小的时候我不相信光,但是现在我相信了。这个光对我而言,是一种希望,是一种激励自己的东西”。
在曾阳看来,奥特曼打怪兽是为了拯救和保护人类,“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想保护的东西,这就是我心中重新看到的信仰”。
动画片中所有意象承载的寓意,是随着我们年龄增长、经历扩展,才慢慢“解锁”的。
刘国平分析,有些年轻人热衷“考古老动画”的心理动机,是与自己现实生活产生某种联系。“这个动画片对于他们来说,在某一个点上很契合自己的生活,或者说能有所呼应和反馈,这也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刘国平指出,这些老动画之于年轻人,可视为琐碎生活的小港湾。“他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然后积蓄一些力量,再去面对真实的生活”。
作为家长,该如何陪伴孩子看动画片
以大人的视角“考古”老动画片,满足心理需求的同时,亦能给予成年人一定反思和启发。例如身为家长,该如何陪伴孩子看动画片?
刘国平说,孩子看待童话作品的视角,有时候超乎家长的想象。有一次她带年仅两岁的孩子去看舞台剧《丑小鸭》,那部剧由不同演员演绎丑小鸭和蜕变后的白天鹅。谢幕的时候,孩子看着这两个演员,哭了起来。“孩子指着那个丑小鸭说,它不是已经变成白天鹅了吗?怎么又变回去了?孩子难过的点在这里”。
刘国平表示,面对同样的事物,孩子和成年人的想法截然不同。“我们需要get到孩子的点。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式,这是大人要去反思的问题”。在给孩子挑选动画时,可以选择符合儿童心理发展、兼具趣味性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那些令我们念念不忘,能再度挖掘“哲思”的童年经典动画片,都是作品本身经得起推敲的佳作。几代人都钟情的动画,往往因为它挖掘到了人性里面的普世价值观。这启发动画创作者,去打造能积极启发思维、贴近孩子心灵的作品。
“动画片的制作水平,故事逻辑的完整性,以及传达的思想都是很重要的。”时辰说,单纯打怪升级“爽文套路”的动画,显得空洞,观众是不会想再去重看的。“我是喜欢具有完整结构的动画片,动画的逻辑是像榫卯一样连在一起的。如果只是从头到尾的‘爽’,一点意思都没有”。
刘国平指出,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也会造就我们审视老动画片时不一样的眼光。
她举例说,小时候我们爱看的童话动画片里,会出现公主把希望寄托在王子一人身上,等待王子拯救自己的情节。这样的故事和价值观置于今天,也许会有许多家长不那么认同。
“随着社会发展,女性的独立意识是越来越强烈的,这会影响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选择看什么样的书,看什么样的动画片,如何去跟孩子交流,如何去传达我们的观点。我们的选择,不是完全脱离于其他东西而独立存在的,我们肯定会受到社会的发展、周围的环境等影响。”刘国平说。
“每一个家长的解读都会带着自己经历的烙印,没有标准答案,但只要寻找合适的契机,探讨合适的内容,孩子就会有收获。”在引导孩子看动画片方面,刘国平指出,家长要试着结合生活场景,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传递动画蕴藏的道理和正能量。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月、时辰、曾阳、龙柯、舒葵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