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穿越亿万年重返侏罗纪恐龙的烦恼你
央视网消息: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科学发现的细节,也为了让您更能身临其境感受侏罗纪世界,我们在前方也特别搭建了沉浸式混合现实系统,在科考现场就能实时看到根据骨骼化石复原的恐龙模样,实现野外互动直播。一眼穿越亿万年。
今天,我们的恐龙化石挖掘工作进行到了第二天。最新情况是,我们对恐龙的颈椎部分进行了挖掘,但只发现了三块颈椎化石。我们来看一下,就是这里的三块颈椎。禄丰龙这类恐龙它的颈椎是很长的,现在我们只挖掘出其中的三节。我们通过虚拟模型来直观的感受一下。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禄丰龙这类的恐龙,它的颈椎应该有九块,但昨天到现在,我们能找到的颈椎部分的化石只有三块,也就是说这只恐龙的颈椎部分的缺失是比较多的。不仅是颈椎,目前的情况来看,头部的化石也没有找到。好了,送走我们的虚拟恐龙。
来到现场,今天的挖掘作业扩大了颈椎、头骨部分的挖掘面积,在周围的土层中进行寻找。现场负责挖掘工作的依旧是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以及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
昨天,我们通过3D扫描以及虚拟系统,还原了这只恐龙生活的环境,一起来进入我们虚拟中的侏罗纪世界。当年的地球上,还没有花,也没有草,有的是蕨类植物,还有松树、银杏。如果真的可以穿越到侏罗纪早期,那么给禄丰龙带去最好的礼物,可能就是我手上的松柏,它可能会是恐龙爱吃的食物。
但是今天看来,对于这只恐龙来说,这片家园也处处存在危险。比如它的天敌肉食恐龙就也生活在这里。今天,中国科学院的尤海鲁教授也在现场。
化石在哪里?
化石是时间的产物。当恐龙死后,身体中那些硬体组织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化身为石。这些穿越了时空的石头,携带着生命的密码来到我们面前,帮助我们打开了一扇研究史前生命的窗口。那么,恐龙化石都分布在地球上哪些地方呢?我们就用沙画的形式带您去了解一下。
恐龙统治地球一亿六千多万年,所以世界上恐龙化石的分布非常广泛。有些地方比较集中,如北美的美国、加拿大,非洲的坦桑尼亚、南非,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亚洲的中国、蒙古国等。
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恐龙大国,几乎所有的省份都出土过不同类型的恐龙化石。比如说中国西南的滇中(禄丰)和川南(自贡),东北的辽宁,西北的新疆、甘肃、内蒙古地区,东南的广东和华中的河南,华东的山东等地区,都留下了恐龙的痕迹。
这次进行恐龙化石挖掘的禄丰市是著名的恐龙之乡,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这里首次发现了完整的恐龙化石,之后陆续挖掘出数十具恐龙化石。研究发现,禄丰及周边地区的侏罗纪红层中有24种恐龙。禄丰也是我国现有侏罗纪早期恐龙化石最多的地区。
两条龙的意外死亡
科学家们通过化石来研究恐龙,化石里蕴藏的不仅仅只是一条恐龙的信息,往往还是一个食物链的故事。今天的《如果恐龙会说话》,我们继续探访禄丰的恐龙博物馆,看看记者在那里有什么新发现。
在坡面较为显眼的一处,有这样的两具恐龙化石,它们纠缠在一起近两亿年,这在世界恐龙发掘史上极为罕见,但可并不是什么浪漫的场景。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位主角。一只恐龙是身长17米的阿纳川街龙,它是植食恐龙,通俗点说是位素食者。另一只恐龙是身长8米的金时代龙,金时代龙可是不折不扣的肉食者。面对坡面上的化石,怎么能区分出两只恐龙呢?在化石的左侧,王涛带着记者,看出了端倪。
根据王涛的分析,两只恐龙的化石保存相当完整,应该不会是死后被地壳运动等外在力量作用的结果,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死亡现场?在考古专家和雕塑艺术家的帮助下,我们尝试还原现场。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泥塑作品完成了。
庞大的素食者、相对矮小却凶猛的肉食者,它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涛:我的推断当时川街龙正在吃植物,这条肉食龙就偷偷的跑到它后面来进攻,有可能是几条一起来,这一条正好在它的屁股附近进攻,那么,(阿纳川街龙)刚好倒地,就把这一条是肉龙压在下面去了。
新发现恐龙化石正在修复中
昨天,我们的化石修复现场,已经开始对一只恐龙的脚爪进行修复。那么今天修复师们还会对恐龙的什么部位进行修复?今天又会有哪些来自远古的宝贝?
在恐龙化石约三百多块骨骼中,脊柱这一组织是最大的骨骼群,大致分颈椎、背椎、荐椎(又称腰带骨,相当于人的骶骨),还有尾椎这几部分。王师傅在修的这个部分叫脉弧,基本上有尾椎的动物都有,所以这块儿应该是尾椎。
王师傅说肉食恐龙的脊椎和吃素恐龙的脊椎结构不一样,这个挺有意思的,真是这样吗?我们请恐龙专家,来自北京的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博士为我们介绍一下。
邢立达博士介绍说,肉食恐龙的脖子确实结构非常复杂,也有一些素食恐龙脖子构造也不简单。禄丰这里有的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的脖子。禄丰龙是素食的恐龙,头小,脖子比较粗长,每一个颈椎椎体都是扁长的,这样的结构方便他脖子轻轻松松伸得很长够远处的植物。这种是中国龙的脖子,中国龙头肉食,头很大、很沉,它的脖子长得更圆更细,关节短,咬合紧密,可以让头部的撕咬更加有力。
邢立达:有这样一对儿与众不同的椎体,一般椎体有个“小蛮腰”,而这两个比较“臃肿”,最初接触这些化石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这是同一类疾病造成的,但后来的分析表明它们都是脊柱关节病。
记者:怎么能证明不是打斗引起的内伤或感染,而是得了颈椎病呢?
邢立达:不一样。一般来说,骨折造成的骨头形变和骨痂,感染造成的关节骨化和骨密度变化,以及关节病变的骨病特征都不一样,这些特征在我们的标本中都没有被发现,相反,作为脊椎关节病标志的特征,关节面的增生和骨化在标本中非常显著。在恐龙中,脊椎关节病的骨病理特征和人类很相近,所以证明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
原来恐龙也会得颈椎病啊,看来脖子长也有长的烦恼,是不是?谢谢邢立达教授,今天我们恐龙化石修复馆的分享就到这里,主持人。
恐龙科考的前世今生
事实上,云南禄丰在我国的恐龙科考历史中拥有极为特殊的地位,这里是我国恐龙研究独立发展的开端,并且多次因为重大科考发现震惊海内外。
这是电影《无问西东》里的一幕,展现的就是云南禄丰恐龙化石科考的历史。禄丰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当地村民至今还能遇到恐龙化石。
在当地民工的引导下,年,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的团队在禄丰发现第一块恐龙化石,在随后的发掘中采集了40余箱化石,我国第一具完整的、长5.9米的恐龙骨骼化石也随之出土。
经过科考论证,这具完整的恐龙化石来自侏罗纪早期,它不是肉食类,而是全新属种。杨钟健将这种恐龙命名为“许氏禄丰龙”,以此纪念给予他帮助的德国古生物学家许耐。全新属种恐龙的问世,让禄丰一举成名天下知。
年,已经轰动世界的禄丰再次迎来重大发现。继禄丰龙之后,来自侏罗纪中期的川街龙,偶然间被发现。
6月14日,这是王涛日记中记录的准确日子,他们一行人来到化石现场,通过考察,发现这是一具前所未见的巨大的恐龙骨架,沉积的时代约为距今1.6亿年前的中侏罗纪时期。就这样,川街恐龙横空出世。挖掘发现,在平方米范围内,恐龙化石个体就达10多具,并且体形巨大,超过20米。国内外媒体纷纷将这里称为“恐龙墓地”。
80多年来,在禄丰己经出土了上百具完整和零散的恐龙骨骼化石,涵盖了侏罗纪早、中、晚三个时期,距今2亿年—1.4亿年,在禄丰研究记述命名的恐龙达13种。
来源:央视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