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一读合川:三江之上的璀璨明珠
(第1读第1期,总第1期)
马门溪龙
地质年代里的合川
今天的合川,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地处四川盆地腹地与川东平行岭谷的交接处,居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地带,是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全区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为重庆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渝西北、川东北的交通枢纽。
合川地域的开篇,在地址考古学上可追溯到遥远的恐龙时代——侏罗纪。在这一时期,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为繁盛。恐龙作为陆栖爬行动物,在万年前白垩(è)纪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无人能解。
▲四川盆地遥感影像图
莫宣艳绘制
合川是恐龙的故乡。从年4月在合川太和乡古楼山发现的马门溪龙化石,可以推测出:其体型高大,全长22米,高3.5米,体重达40—50吨。这不仅是亚洲最大的恐龙,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
马门溪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世界上最长的脖子。如果让它和长颈鹿相比,长颈鹿会被“吊打”得无地自容。它的颈部长达10米,是长颈鹿的3倍,因此有“东方巨龙”的美誉。
马门溪龙是一种草食恐龙,生活在距今1.4亿年前。由此,合川最早的地域气候的神秘面纱被揭开,马门溪龙因此也成为了合川地域开篇的见证者。
▲合川马门溪龙形体图
这时的合川地域,地处古巴蜀湖的滨湖地带,四周多沼泽,气候炎热,水草丰茂。覆盖着广袤森林,到处生长着红木和红杉树,成群结队的马门溪龙穿行其间,用它们小的、钉状的牙齿啃吃树叶,以及别的恐龙够不着的树顶的嫩枝,悠然自得,笨蹦笨跳。
据专家推断,合川马门溪龙每天要吃掉两百公斤食物,它一生中不断地吃,不断地长,才至于有如此庞大的体型。
关于古巴蜀湖的形成,主要源于2亿多年前发生的强烈地壳运动——“印支运动”。该运动使盆地边缘逐步隆起成山,四川地台整体抬升,盆沿围了起来,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步上升成陆地,由海盆转为湖盆。在当时,湖水几乎占据了现今四川盆地全部,被称为巴蜀湖。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长江终于切断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盆地之水纳入长江,四川盆地由内流盆地转为了外流盆地。
▲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发掘现场
关于合川马门溪龙名称的由来,则要回溯到年。那年,工人们在金沙江马鸣溪渡口附近修筑公路时发现了许多像骨头一样的石头。后来经中国科学院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仔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过去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的新的恐龙化石,于是给取名“马鸣溪龙”。杨教授是陕西人,定名之后,其他研究人员因杨教授的口音,误将“马鸣溪”听为了“马门溪”。从此马门溪龙便记录在各种文献上。合川恐龙化石出土后,杨钟健教授确定了它的种类,正式将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作为科学的重大发现,引起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