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并未完全消失,不信你抬头看看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
恐龙,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些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史前巨兽,几乎已经成为大众心目中“古生物”的代名词。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恐龙共有多于属,超过种,并且每年都还会在世界各地发现新的恐龙物种。从自然博物馆中陈列的化石,商店橱窗里形形色色的模型,再到电影、书籍、动漫和游戏,恐龙的形象随处可见。几乎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缺少不了这些大“怪兽”的陪伴。
中国西峡恐龙园
GaryTodd/WikimediaCommons
然而,不管我们如何喜欢恐龙、如何向往它们生存的那个世界,恐龙早已在地球上灭绝。古生物学家只能根据地层中发掘出的化石,想象和复原它们生前的形态和习性。人们不禁要问,不可一世的中生代霸主恐龙,是如何从地球上消失的呢?恐龙真的已经全部灭绝了吗?
爬行类的时代
让我们回到万年前,此时正是晚白垩纪的最后一个阶:马斯特里赫特阶。此时北美洲大陆的平原上游荡着成群的三角龙和埃德蒙顿龙,高大的阿拉莫龙在森林边缘漫步觅食,最著名的恐龙明星——霸王龙,则处于当时食物链的顶端;亚洲大陆的南部生活着印度龙、印度鳄龙和胜王龙等多种阿贝力龙类,甚至还残存着伊西斯龙和剑龙类这样的“前朝遗老”,蒙古巴音满都呼则漫步着弱角龙、矮角角龙这样体型娇小矮胖、头部无角的原始角龙类,以及长相奇特、身披羽毛的阿瓦拉慈龙类和窃蛋龙类;非洲与世隔绝的马达加斯加岛上栖息着掠食龙、满嘴龅牙的诺弗勒恶龙和当地的“土皇帝”——凶猛的玛君龙。
霸王龙骨架
WikimediaCommons
剑龙类骨架
ThomasQuine/WikimediaCommons
海洋中,巨大的薄片龙类漫游在温暖的浅海,利用自己的小脑袋和奇长无比的颈部捕食成群游动的鱼类和鱿鱼,而生活在南极洲冰冷水域中的极泳龙甚至可能利用自己细密的牙齿,像现存的灰鲸一样滤食海底沉积物中的微小无脊椎动物。沧龙类是此时最繁盛的海洋爬行动物,其中既出现了像饱和倾齿龙和霍夫曼沧龙这样十几米长的超级掠食者,也有美溪磷酸盐龙这样“嘬鱿鱼”的深潜物种,还有似长吻鳄龙这样以小型鱼类为食的浅海捕食者,部分种类甚至开始进军淡水。而天空中则翱翔着庞大的神龙翼龙科,其中一些种类,如风神翼龙和哈特兹哥翼龙,翼展可超过10米,宛如一架小型飞机,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最大的飞行动物。
极泳龙复原图
NobuTamura/WikimediaCommons
当然,当时的地球上还生存着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成员,例如在地面植被中爬行、跳跃的蛇、蜥蜴和蛙,淡水中游弋的龟鳖、蝾螈和鳄类,以及鸟类和哺乳动物;相对于恐龙、翼龙、蛇颈龙和沧龙这样占据主流生态位的古爬行类,它们只能算作是“二等公民”了。然而,这个生机盎然、万物繁荣的世界,即将经历一次天翻地覆的转变。
灾难从天而降
上世纪80年代,西班牙裔美国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LuisAlvarez)和他的儿子沃特·阿尔瓦雷茨(WalterAlvarez)发现,在晚白垩纪到古近纪之间的地层中,铱元素的含量特别高,这恰好与结束恐龙时代的白垩纪大灭绝的时间相吻合。而铱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低,却在来自宇宙的陨石中比较常见。因此,他们认为,这场颠覆了地球生物圈的灭绝事件中,“罪魁祸首”是一枚“天外来客”。
美国巴林杰陨石坑里
MikeBeauregard/WikimediaCommonséopoldBoilly/WikimediaCommons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墨西哥湾的海底,人们发现了一个直径达公里的巨大陨石坑,将它命名为苏克西鲁伯陨石坑。它的发现证实了阿尔瓦雷茨父子的理论:万年前,一颗直径10-15公里的巨大陨石撞在了今天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墨西哥湾中,冲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兆吨当量的TNT炸药;撞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地震、海啸、剧烈的火山活动和火风暴,与此同时,大量充满有毒硫化物(约亿吨)的尘埃被抛射进了大气层中,不仅导致严重酸雨,还悬浮在大气层中,遮蔽阳光长达数年之久。
关于苏克西鲁伯陨石撞击的画作
DonaldE.Davis/WikimediaCommons
由于阳光无法到达地表,全球气温陡降,陆地上的植被和海洋中的浮游藻类无法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大量死亡。生产者的消失导致了整个食物链的崩塌,植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而随着它们的灭亡和消失,以它们为食的肉食动物也将无法生存。全球75%的动物和植物物种在这次灭绝事件中消失了,几乎所有体重超过25公斤的四足动物都被一扫而空,其中就包括恐龙、所有的翼龙、蛇颈龙目和沧龙超科。巨型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时代,就此宣告结束。
恐龙的后裔
体型庞大的古爬行动物消失了,一些与巨大的恐龙相比显得“微不足道”的动物们,却奇迹般地活过了白垩纪末的大灭绝,包括绝大多数的两栖类、超过80%的龟鳖、大多数的蛇和蜥蜴(除了沧龙超科)。它们依靠自己较小的体型和较低的新陈代谢生存了下来,并在新生代迅速占据恐龙和巨型海洋爬行类灭绝遗留的生态空缺,演化出14米长的泰坦蚺、背甲长达1.72米的碳龟、体长10米左右的巨像古杯蛇等体型庞大的成员。
泰坦蚺全长14米,体重超过1公斤
NobuTamura/WikimediaCommons
约有50%的鳄类活过了灭绝事件,它们在新生代继续占据着淡水顶级捕食者的生态位,并向着陆地发起冲锋。大多数的硬骨鱼类和绝大多数软骨鱼类也存活到了新生代,新生代的淡水和海洋很快又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晚白垩纪主要的哺乳动物类群,如冈瓦纳兽目、多瘤齿兽目,以及一直延续至今的单孔目(现存的成员包括鸭嘴兽和三种针鼹)、后兽亚纲(包括现存的各种有袋类动物)和真兽亚纲都凭借较小的体型活过了灭绝事件。其中真兽亚纲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演化为地球上最主流的大型动物类群,成为现存的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我们人类的祖先。
大家熟悉的鸭嘴兽
BrisbaneCityCouncil/WikimediaCommons
作为兽脚类恐龙的后代,鸟类在白垩纪大灭绝中遭受了重创,白垩纪时期最繁盛、多样性最高的反鸟类全数灭绝;然而,少数体型较小、地栖或半水栖的今鸟类却成功存活到了新生代,并演化出了现存的约种鸟类。恐龙并没有完全消失,那些我们熟视无睹的、翱翔在蓝天中的披羽精灵,便是它们繁衍至今的后代。
抬头看看,它们正飞过
MikeBaird/WikimediaCommons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来源:物种日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