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就是解构一个四维空间2时间轴上的玩

认知就是解构一个四维空间2

——时间轴上的玩具恐龙

我四岁的小儿子“可乐”是一个恐龙迷

他能准确的认出十几种恐龙,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大概的习性

家里为他买的各色玩具恐龙有一大箱子

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个人摆弄恐龙玩

对着恐龙自言自语,与它们一起做游戏

这件事情在大人来看,即正常,又不可思议

正常是因为大部分孩子都这样玩的,可能对象不同而已

不可思议是因为这件事大人做不到。怎么可能对着一个无生命的玩具模型玩一整天呢?它又无法与你互动!

为什么一件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而绝大部分成年人却无法做到?

这种能力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但为什么在成年后却丧失了?还是被别的东西所蒙蔽了?

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更具备优势吗?

我在观察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可以瞬间浸入角色,又可以瞬间抽离角色。浸入时,他们不再是扮演角色,而是感知角色。抽离时,不是指挥角色,而是与角色真正的交流。

孩子虽然在与玩具恐龙玩耍,但却把它当成了一个真实的生命体,能说话,会思考,有感知。

孩子的世界,一切物体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是可以交流的。玩具恐龙如此,桌子、椅子如此,太阳星星也是如此。他们不认为其他的物品和自己有多大的差异。

而成人的世界,我们见过太多的真假,知道太多的是非,自认为有很强的判断力。面对玩具恐龙,其实是我们首先将心封闭了,采用下载固有思维的模式进行认知。认为这个“死物”怎么可能与自己交流?怎么可能帮到自己?进而采取回避与其玩耍的行为。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先把当下的玩具恐龙放入到时间轴线中!

--公元年4月地球上有这样一个玩具恐龙

我们顺着时间的轴线往前回溯;

--大约1年前,某工厂按照恐龙的复原图生产了一批玩具

--大约年前,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对恐龙进行了外观复原

--大约年前,一对叫曼特尔的夫妇首次发现恐龙化石

--大约万年前,恐龙因行星撞地球而灭绝

--大约2.4亿年至万年前,恐龙幸福的生活在地球上

--xx年前,…………………

我们再顺着时间的轴线向未来探寻

--xx年后,我们制作出仿真的机械恐龙

--xx年后,我们制作出仿生的机械生物混合恐龙

--xx年后,我们制作出智能仿生恐龙

--xx年后,我们克隆出远古恐龙

--xx年后,我们将克隆恐龙进行生物学改造

--xx年后,…………………

通过对时间的回溯以及向未来的探寻,你是否发现当下是什么?

当下是一个时间雕塑,和存在于传统空间的其他雕塑一样

这个时间雕塑,是时间的两个定向性—过去和正在生成的未来,在当下的结合。

目前的,在你眼前的玩具,是恐龙的历史和未来在当下结合后的呈现状态。

这个状态,即来自于过去,又向未来生成。他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这个事物的中间态。他源于过去,又向未来有无限可能。

至此,你还认为这是一个玩具恐龙吗?还是无法与你交互吗?

你认知了这只玩具恐龙吗?

我们原来对它的认知方式是正确的吗?

如果不正确,我们又该如何去认知它呢?

请看《认知就是解构一个四维空间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