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行走和外孙女一起去旅行封面新闻
解良
北京的树叶落尽了,下了第一场雪。我问外孙女,还记得夏末那次长途旅行吗?我专门提到了甘南草原,问她还记得哪些有趣儿的事?她想了想说,铲齿象。还有呢?我翻出手机里储存的一张照片给她看,哦,扎藏辫儿。
五岁,一次长途旅行。外孙女和一家人乘坐一辆商务车穿越戈壁滩,丘陵,沙漠,从兰州到敦煌,再原路返回,颠簸了三千多公里。在黄河边的酒店休息一夜,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甘南草原。每次上车我们都像扶佐一位小皇帝登基上殿。路途漫长,讲故事,吃零食,限时看手机里的动画片,乏了就睡,终于还是扛不住疲惫,跟妈妈哭着说,妈妈,我们回家吧。
车到临夏州和政县,这里有一座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听说馆内有恐龙(实为巨犀),外孙女顿时有了精神,非要进去看一看,因为她喜欢恐龙。
外孙女两三岁的时候害怕动物。见到小区里的狗狗,嘴上说不怕,一直用余光瞟着,能看出她内心很紧张。公园里一只乌鸡窜到近前,她会被吓哭。进到海洋馆,见到游弋在落地展窗内的鲨鱼马上吵着要出来,一刻都不停。转变是从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动物园喂山羊开始的,山羊在笼子里,爱吃小朋友递进去的胡罗卜丝和挂面,她也要喂,每个星期天都要爸爸买胡罗卜在家切成丝带到动物园里喂山羊。山羊不咬人,后来发现海洋馆里的鲨鱼也咬不到人,喂完山羊就去海洋馆里看鲨鱼和海豚表演。再大一点,又迷上去古生物博物馆听少年解说员讲解,一本又一本儿童恐龙百科全书成为她最好的睡前故事。从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到白垩纪,你只要说出一种恐龙的名字她就能对接下一句。你说云南的马门溪龙,她接“会移动的拱桥”;你说峨眉龙,她答“玩锤高手”。马门溪龙身长26米,仅脖子就有11米长,走起路来就像一座移动的拱桥。四川的峨眉龙身长20米,尾巴的最后几节尾椎能够膨胀成一个大锤,抡起来能将敌人的腿骨打断,是它最好的武器。恐龙,一群统治地球长达一亿多年又神秘消失的庞然大物给外孙女的童年世界打开了一个奇妙有趣充满幻想的窗口。
和政县这座博物馆藏有化石标本多件,来自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外孙女之所以记住了铲齿象,是因为它长着巨大的像两只铁锨一样的大板牙。
离开临夏州到夏河州,从拉扑楞寺到朗木寺,又辗转去扎尕那景区,商务车屈曲在连绵不绝的大山之中,海拔越来越高,从米至米。女婿从红星镇买了两罐痒气,疲惫的外孙女又对吸痒产生了兴趣,隔一会就要打开罐子吸一次,似吸似玩,打发了旅途的寂寞。
每一个成年人都经历过自己的童年,知道童年因时光短暂而是宝贵,带孩子旅行是让孩子长见识,在快乐中成长。一次长途旅行既让孩子“遭罪”,又让她开了眼界,满足了那颗好奇的童心。
扎尕那,峻峰与峭壁宛若石镜,待云雾飘游过来,便似仙境。半山腰间有一个藏寨,藏寨里的藏族女人走出寨子,专门为游客中的小女孩扎藏辫儿,五颜六色的藏辫儿,扎一根头绳两元钱。外孙女先是跟妈妈去藏族女人那里扎了几根藏辫儿,妈妈爸爸登山去了,又要姥姥带她去扎了几根,十几条五彩的藏辫儿将她变成了一道小小的风景。满头的小藏辫儿让人想到高原上随处都能见到的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飘荡摇曳的风幡。在藏人眼里,蓝象征天空,白象征白云,红象征火焰,绿是绿水,黄是土地。风幡是吉祥的,它随风而舞,飘动一下即诵经一次,始终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庇佑人们一路顺遂,吉祥安康!夜宿迭部县城,外孙女舍不得拆下藏辫儿,拆开就扎不上了,所以两天没有洗头,从甘南返回兰州,当夜登上航班,带着一头彩色的小辫儿飞回了北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