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2,这部恐龙大片,确确实实
#影视娱乐#
25年前,一部电影横空出世,成功登顶世界电影史票房第一,一直持续到《泰塔尼克号》才打破它的记录,而就在25年后,恐龙电影系列续集重新归来,而它的上映日期是年6月15号,正是风靡全球的世界杯开赛期间。
似乎电影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敢和世界杯抢风头的电影都是不自量力“,但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么自不量力的一部“大片”——《侏罗纪世界2》。
一
这部三年后的续集整体的完成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即便剧本是主人公返回小岛,前去拯救那些在火山爆发下岌岌可危的恐龙,这么老套的好莱坞剧本,还是在导演手中拍摄出了不一样的新意。
毕竟作为一部恐龙片,简简单单一句“啊啊啊,吼吼吼,快跑,突突突,吼。恐龙倒地,我们是一家人“就能将几乎所有情节概括,那些剧本真的太没存在感了。
而这部在尝试中拍出了部分新意的电影,还是有许多值得夸赞的地方。
例如电影开局就告诉你的,更大更刺激的恐龙
随后接着出现的短小精悍的迅猛龙
挥舞着小短爪,深藏功与名的霸王龙
归属地不是侏罗纪这个时代的沧龙
乃至于最多的无忧无虑食草性恐龙
反正就是要一个接一个的不断刺激你的感官
第二个是导演本人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的自身风格。
在拍摄《孤堡惊情》以及《当怪物来敲门》的过程中,就初步形成的个人特点“温情和诡异的结合“,更是让这部商业片多了一些恐怖片的感觉,愈加刺激,不过小编私人觉得这也是这个电影中最让人觉得觉得破坏气氛的地方。
至于那特别明显cg技术的进步
开局就上大场面的火山爆发
更是爽点密集,充分挑动着观众的神经。
在这部恐龙片得到了一定的质量保证的基础之后,群众的眼睛是明亮的。
从豆瓣评分也不难看出,电影本身的水准还是在线的。
二
确实就上面而言,它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是及格的,但作为商业电影严格来说还欠缺一些。毕竟有《侏罗纪公园》这么一系列的珠玉在前,每个人都能发现一些不太恰当的地方,而正是这一系列的不恰当,让这部燃爆了的大片,成了影评人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作品。
先说说剧本吧,确实摆脱了过去恐龙一直追人的老套剧情,但依旧很好莱坞,只要将剧中需要保护的恐龙换算成人,你会发现,这样的套路,好莱坞电影10部7部都是这种类型,审美疲劳是一种很可怕的病。
除了审美疲劳,分镜及结构雷同了解一下?
在重新回到公园的第一幕,《侏罗纪公园》是以腕龙出现的方式,展现这个未知的世界的
而《侏罗纪世界2》大概可能也借鉴了这一幕,几乎是同样的场景,只是略微换了一点镜头的角度而已
至于那个暴虐迅猛龙用爪子开门的镜头,《侏罗纪公园》同样也有,只是这一部的导演巧妙的换了个房间而已。
最明显也最有特色的,可能还是那个躲避恐龙的镜头了,《侏罗纪公园》中,小孩在房间躲避恐龙的场景
《侏罗纪世界2》三人躲避暴虐恐龙的场景
真的很难说明,这些场景是导演的致敬,还是对于前作的借鉴。
最让人有些无法接受的,还是剧本本身的逻辑了,
电影整片都给人一种,“只要有爱,我们和恐龙也能和平共处,放入人类社会也没事的。”
来来来,你给我说说
我们连动物园的野生动物都是圈养的,你还要弄出来这么一群“大宝贝”进入人类社会?吃人吗?
确实物种灭绝很可怕,但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你面前吃人,你还说要和平共处?
三观正不正不重要,但一般人可能直接吓得尿裤子了吧?
三
最重要的一点,放在最后来说。
从过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到三年前科林的《侏罗纪世界1》
上述电影都有一个延续性的主题
那就是科技不是万能的,不要试图以科技去改变一切,生命自有出路。
但到这一部,似乎是为了摆脱前面几部的影响,电影将画风一变,变成了人应该和恐龙和谐共处
确实主题有些类似的地方,但电影却让人觉得莫名的尴尬。
这么霸气的台词,如果出现在《侏罗纪世界2》可能效果远远达不到应该有的效果?
直截了当的点明主题也反而会显得剧情的简单粗暴?
没办法,新瓶装旧水,所以它只好选择了在其它地方弥补,所幸的是,做得还不错,所以得到的评价也还不错。
四
我们都知道,主题不够深刻是几乎所有商业片的通病,越来越多的大片作为续集,特效和技术的进步确实在感官上得到来了更大的刺激。
但随着这些技术的进步,很多故事的剧本反而愈加没有新意,无论是前段时间的《猩球崛起》
还是现在的《侏罗纪世界》,都让故事的主题变得过于粗糙。
我们希望剧本的变得通俗易懂,但并不希望它变得过分简单。
三寸叔觉得娱乐和内涵这两者在电影上本身并不对立,无论是年年初的《流浪地球》、或者是《哪吒》,在这个分寸上把握得更好,如果单单喜欢恐龙和图一乐呵,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如果你想看到更多,那是回顾一下《侏罗纪公园》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