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白垩纪,琥珀中的恐龙世界讲座精
1月11日上午,“首都科学讲堂”之《真实的白垩纪,琥珀中的恐龙世界》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火热开讲。
本次活动主讲嘉宾是知名青年古生物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邢立达老师。
年开始,邢立达老师在缅甸琥珀中陆续发现了全世界首例古鸟、恐龙、雏鸟、介形类、青蛙等,引爆了科学界。此次活动现场,邢老师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观众分享了琥珀的相关知识以及自己发现恐龙琥珀、古鸟琥珀、蛙琥珀的故事。
活动一开始,邢老师通过大量的恐龙化石照片和恐龙复原图,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熟知的恐龙形象,以及被发现的世界上第一只带毛的恐龙、第一只会飞的恐龙。邢老师介绍,“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不是个假说,而是已经被证实的真理。
接着,邢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琥珀的形成原理以及琥珀在生活中的应用。邢老师说,琥珀是中生代至新生代松柏科、衫科、豆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经过上千万年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化石,所以琥珀是一种化石。通过琥珀,我们可以研究古生物。
邢老师介绍,我国目前考古发掘出的最早的琥珀制品,出自于非常早的时期——新石器时代。古人喜欢浅黄色、通透的金珀,直到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的珀被作为珠宝用途,而没有被科学家检视。
讲座中,邢老师还向大家分享了缅甸琥珀开采的现状以及他在缅甸发现世界首例琥珀中的恐龙的故事。通过这枚恐龙琥珀,邢老师团队发现现代羽毛分枝中最细小的两层——羽支和羽小枝是在鸟类演化出羽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的。
除了恐龙琥珀外,邢立达老师还详细介绍了自己发现世界上第一枚古鸟琥珀、雏鸟琥珀、蛙琥珀、蛇、带软组织蜗牛琥珀的故事,以及通过这些琥珀得到的研究成果。
讲座结束后,邢老师还为提问的观众送上了奖品。
“首都科学讲堂”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全民科普讲座活动,自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举办了13年。
今年的“首都科学讲堂”由北京科学中心承办,北京科学中心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科普讲座,带观众聆听科学观点,探索科学原理,展望新兴技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