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打造奥特曼为儿子庆生爸爸比妈妈更能懂
作者:心海一隅(爸妈进化论主笔)
刚看到一则很暖心的新闻,四川绵阳的男孩小邱,最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一个高达5.6米的奥特曼模型。
这个模型是小邱的爸爸花了十多天时间,用了上千条轮胎做出来的,小邱看到奥特曼的一瞬间,开心地惊叫起来。
爸爸知道小邱喜欢奥特曼,所以就利用给他过生日的机会,把这个巨型奥特曼送给小邱,相信这会是小邱人生中难以忘记的珍贵礼物。
因为爸爸懂得儿子的奥特曼情结,才会把礼物送到儿子的心坎上,同样因为理解儿子,来自辽宁丹东的徐先生决定放下事业,开着房车陪儿子游走全中国。
徐先生说,14岁的儿子正处于叛逆期,不肯上学不肯写作业,他知道不能跟儿子过于强硬,于是带着儿子开启“行万里路”的行程。
从丹东经过山海关一路往南,父子俩一路走过各处历史名城,一路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起爬泰山看日出,一起去看济南的冬天。
在同吃同住的日子里,儿子的想法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原来根本不想见到爸爸,觉得爸爸过于严厉,现在却表示爸爸很辛苦,愿意回学校继续读书。
每一个男孩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妈妈在生活上的照料,更离不开的是爸爸在精神上的陪伴,因为爸爸比妈妈更能懂得儿子的成长需要。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尤其是对于男孩来说,爸爸的陪伴和指导,会更贴近他们的心,更能够在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引导男孩向上和向善。
爸爸跟儿子更有共同语言
我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了,他三岁之前是非常依赖我的,等到他三岁后发现,妈妈对他喜欢的托马斯小火车、恐龙怎么灭绝的这些问题都不感兴趣。
儿子转而跟爸爸亲密了起来,他们能讨论半天98K和AK-47的区别有哪些,还能一起动手拼装乐高积木,为彼此的创意互相吹捧。
爸爸能get到儿子每句话的重点,而儿子更能在得到爸爸的认同后高兴半天,父子俩这种日渐瓷实的关系,有时候让我都嫉妒。
但是我知道这对于儿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爸爸是从男孩成长起来的,他们更能跟儿子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行为处事的方式,彼此更能够互相理解。
当然,这种父子之间的陪伴和默契需要足够的时间,如果爸爸因为忙于工作而整天见不到儿子一面,那么何谈共同语言呢?
全拓数据的一份调查显示,年中国年轻育儿家庭户中,只有一半的爸爸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长大约在1-4个小时,远低于近75%的宝妈每天带娃超过8小时的数据。
我们不能苛求爸爸像妈妈一样花同等时间陪儿子,但是爸爸需要在有限的陪伴儿子的时间里,一定要全心地投入和全情地付出。
一起打水仗、踢足球,一起看电影、分享小秘密,爸爸放低姿态不再高高在上,儿子才敢跟爸爸亲近,才会把自己成长的烦恼说给爸爸听。
就如作家杨格所说,男人最是铁石心肠,但只要当了父亲,就会有一颗温柔的心。
爸爸越是跟儿子相处的时间长,越是能跟儿子同频共振,掌握儿子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引领儿子成长。
爸爸跟儿子更能知心交心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一个男人发现他在变老,是因为他开始像他的父亲。
爸爸跟儿子之间不仅有血缘关系的传承,更有男人与男人之间与生俱来的默契,最近频上热搜的童话作家郑渊洁跟他的爸爸和儿子三代之间就是如此。
郑渊洁上小学四年级时,因为写了一篇《早起的虫儿被鸟吃》的作文,被老师羞辱后选择了退学,爸爸郑洪升坚定地支持郑渊洁的选择。
因为郑洪升知道郑渊洁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而郑渊洁长大后成为了童话作家,跟儿子郑亚旗更是成为了知心朋友。
有一回郑亚旗放学回家跟郑渊洁说,老师骂同学“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这让郑渊洁想起自己的童年经历,征得郑亚旗同意后给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正是因为爸爸郑洪升理解和尊重郑渊洁与众不同的个性,才有了后来郑渊洁对儿子郑亚旗的宽容和接纳,才成就了祖孙三代人不同领域的成功事业。
男人跟女人思维方式的不同,注定了爸爸比妈妈更能洞察儿子言行背后的动机,也更能够建立彼此不设防的交心关系。
儿子越长大越依赖爸爸,内心的波动和情绪说给爸爸听,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属于男人之间的秘密,妈妈未必能接受。
就像爸爸跟儿子解释什么是遗精一样,有些话适合爸爸跟儿子说,有些事适合爸爸跟儿子做,这也是爸爸比妈妈更容易走进儿子内心的原因。
当然这需要爸爸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