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像侏纪公园电影一样复活恐龙吗
编辑?
?角落
《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是美国好莱坞制作的科幻大片。片中,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恐龙,这个地球上曾存在的最大、最凶猛、最致命的生物有一些令人惊叹的东西。但这类电影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它们激发了人们对恐龙dna的兴趣。
基因结构是每个物种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方式。虽然来自同一物种的个体动物将有不同的dna序列,但物种整体的基因结构是特定的。那按照现实情况下,如果真的发现了封印在琥珀之类可以完全隔离世界的介质中,有完整的恐龙基因的话,还能不能像电影中所虚构的一样把恐龙克隆出来?答案是根本做不到。
首先,琥珀中保存的吸血昆虫中含有完整的恐龙dna的想法不合乎情理。我们确实发现了含有恐龙血液的史前蚊子,但其中含有的恐龙dna早已分解。尼安德特人和猛犸象的dna已经被成功地分离出来,但是恐龙的dna实在是太古老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dna大约有万年的历史,而恐龙的dna我们至少需要追溯到万年前,所以实际上我们还差得远呢。而且,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只能检出万年前的生物的dna碎片。
其次,即使我们能提取恐龙的dna,它也会被分解成数百万个小碎片,我们几乎不知道这些碎片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这就像试图做世界上最难的拼图游戏,但却不知道原图片是什么样子,或者是否有缺失的碎片。
第三,只需要一串dna,就可以重新创造一个完整的动物,这种说法也属于科幻。dna是一个起点,但受精卵内动物的发育是一种复杂的基因“舞蹈”,伴随着一系列环境因素基因在适当的时间打开和关闭。简而言之,要制造恐龙,你需要一个完美的恐龙蛋和里面包含的所有复杂的化学成分。
那么我们来通过挖掘一个完美的恐龙蛋化石来制作恐龙?回答:不可能。
恐龙灭绝于万年前,在留下的化石里早就没有dna的痕迹了。你在博物馆看到的恐龙骨架化石,严格来说,已经不是骨头了,那是石头,石头,石头!任何一种生物的遗体残骸,在经过数万数百万年前的石化过程,根本不可能在石化的物质中留下一丁点的dna痕迹。因为dna是生物细胞内的大分子,在生物死亡的那一刻起,dna就开始崩解,一点一点消逝在风中,可能会在数百年内还存有一丁点的痕迹,但怎么也经不起岁月的流逝和变迁。大自然不是一个“保鲜箱”,就算是永冻在南北极冻土之下的生物残骸,也不可能保存大量完整dna,更何况,南北极在地球的大陆漂移历史中,原来根本就不在现在所在的那个纬度位置。
在遥远的过去,由于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指数较高,植物能够捕获更多的能量,所以树木生长得非常茂盛。这种丰富的植物被认为是蜥脚类恐龙拥有庞大体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地球现代热带地区的确存在大量植物,但尚不清楚蜥脚类恐龙是否能识别它们,并将它们作为食物。考虑到饲养如此庞大的动物需要大量营养,更不用说维持整个恐龙种群生存,很可能它们在堆积的食物中活活饿死。
目前地球大气层含氧量为21%,比几亿年前的含氧量峰值下降了近一半,相比之下,这种差别相当于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的氧气含量与零海拔地区的氧气含量。所有这一切意味着,在现代侏罗纪主题公园中生活的蜥脚类恐龙所呼吸的空气,会令它们感到不舒服,而且可能无法长期生存下来。现代恐龙的生活可能是非常狭小的空间,即使它们被允许在整个岛屿上自由漫游,大型食草恐龙很可能无法找到食物,而且它们一直呼吸急促。
对人类而言,在恐龙灭绝几千万或者几亿年之后,如果复活它们,让它们重返地球,这将是一件令人兴奋、具有启发性的事情,但它们将到达一个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现今的地球是不属于它们的世界,是它们无法适应的世界。打造一个让古代生物能够舒适生存的主题公园,需要尽可能地接近它们的远古环境,包括它们所习惯的气候、植物环境和大气条件。所以,对于《侏罗纪公园》里,幻想着一大群史前动物们的回归的场景,做一下梦,想想就得了,还是让它们继续活在电影里面吧。
参考来源:光明网?中国日报?火星科普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