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靠一条尾巴命名新恐龙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709994.html

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靠一条尾巴命名新恐龙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图注:洪奔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论文

最近,澳大利亚的古生物学家们命名了一种新的恐龙,这种恐龙的化石仅仅包括较为完整的尾巴和不完整后腿。到底古生物学家是怎样通过这条尾巴来命名恐龙的呢?

年1月,澳大利亚的古生物学家在杂志《PeerJ》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新小型鸟脚类恐龙(恐龙,鸟臀目)来自早白垩世澳大利亚-南极裂谷中的高能河流》(Anewsmall-bodiedornithopod(Dinosauria,Ornithischia)fromadeep,high-energyEarlyCretaceousriveroftheAustralian–Antarcticriftsystem)的论文,命名了一种名叫洪奔龙(Diluvicursor)的恐龙,论文还对化石发现地点的沉积学、埋藏学、古生态学和地层学进行了调查和总结。洪奔龙的学名来自拉丁语中的“diluvi”(意思“洪水”,因为化石发现于河流漫滩的沉积中)和“cursor”(意为“奔跑者”),意思是河流中的奔跑者。洪奔龙的模式种名为皮氏洪奔龙(Diluvicursorpickeringi),模式种名先给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大卫·皮克林(DavidA.Pickering),他在去世时依然在进行古生物研究,皮克林对澳大利亚的恐龙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

图注: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大卫·皮克林,图片来自网络

洪奔龙的化石发现于年,地点是澳大利亚西南部,维多利亚州奥特威角(CapeOtway)附近的海滩,这里距离著名的恐龙湾(DinosaurCove)很近。在洪奔龙化石被发现之前,这里就已经发现了一些恐龙的化石,化石点因此被命名为“埃里克西部红砂岩”(ErictheRedWestSandstone,简称ETRW)。新的化石在年被正式报道,化石编号为:NMVP,化石包括了完整的呈连接状态的尾椎骨,此外还有部分右后肢骨骼。从保存化石的岩层看,起位于一条深而且水流湍急的河流之中,周围有很多植物残骸。

图注:发现化石的地点,图片来自论文

图注:位于奥特威角的白色灯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新发现的化石及线图,图片来自论文

根据这条尾巴的化石,古生物学家判断洪奔龙属于小型的鸟脚类恐龙,外形与著名的棱齿龙(Hypsilophodon)差不多。洪奔龙应该长有一个不大的脑袋,嘴巴是坚硬的角质喙,嘴巴上方有一对大眼睛。洪奔龙的脖子细长弯曲,身体健壮,前肢较短,后肢长而有力,身后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所属的这条洪奔龙的体长估计为1.2米,不过它还是个未成年个体,古生物学家认为成年的洪奔龙体长可以达到2.3米呢。

图注:棱齿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洪奔龙的轮廓图,图片来自论文

洪奔龙的化石来自意莫瑞拉组(EumerallaFormation,音译),时代是距今1.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在该地层中发现的恐龙还有阿特拉斯科普柯龙(Atlascopcosaurus)、雷利诺龙(Leaellynasaura)和似提姆龙(Timimus),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食肉恐龙的化石。白垩纪时期澳大利亚的气候可要比今天温暖湿润的多,那个时候的澳大利亚的位置比今天还要向南,与南极洲连接在一起,发现洪奔龙的意莫瑞拉组的位置恰恰就在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连接处上。在两块大陆的连接处上曾经有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河流两岸生长着茂密的植被,这些植被为包括洪奔龙在内的许多小型植食性恐龙提供了食物。一只小洪奔龙意外死亡,它的尾巴和后腿被冲入大河深入河底,最终变成了化石并被人类发现。正是通过包括洪奔龙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化石发现,我们对于白垩纪澳大利亚生态环境有了更多的认识。

图注:早白垩世晚期的地球,图片来自论文

参考资料:

Herne,M.C.;Tait,A.M;Weisbecker,V.;Hall,M.;Nair,J.P;Cleeland,M.;Salisbury,S.W.Anewsmall-bodiedornithopod(Dinosauria,Ornithischia)fromadeep,high-energyEarlyCretaceousriveroftheAustralian–Antarcticriftsystem.PeerJ.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1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