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331国道沿边行穿越历史,与地球霸
穿越历史的“对话”
沿着国道一路向西,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就坐落在中俄界河黑龙江南岸,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在这里,千万年前的历史与你如此的接近。作为我国最早有科学记录的恐龙化石发掘地,年,俄罗斯人在嘉荫县龙骨山挖掘出第一具完整恐龙化石骨架,定名为“黑龙江满洲龙”,被世人称为“神州第一龙”。截至目前,这里已挖掘出土13架组装恐龙骨架化石。怀揣着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记者走进园中。一路上,满洲龙、阿穆尔龙、霸王龙……这些曾经的地球霸主都“栖息”在此。
沈凤斌在拼接在嘉荫出土的恐龙化石。
沈凤斌,嘉荫恐龙化石研究业务部主任。与热闹、喧嚣的地质公园相比,他总是安静地在工作室里完成一次次穿越历史的“对话”。贴有标签的恐龙化石、小刷子、小刀片、显微镜……这些工具堆满了他的办公桌。看似零乱中,沈凤斌从容地拿起一块化石,用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表面,他的动作总是很轻很有耐心,手中的工具也似乎传递着一种温度、一份感情。“这是一块鸭嘴龙的距骨,别看只有巴掌大,修复也需要一周的时间。先要清理掉表面的附着物,还要将碎裂的地方加固黏好,再涂上防风化漆,每个步骤都不能疏忽。”他说。
40岁的沈凤斌从事恐龙化石保护工作已近20年,他凭借执着和热爱,从一个外行人,变成嘉荫恐龙公园里当之无愧的专家。“起初真是什么都不懂,只是出于爱好才进入这个行业,然后跟专家学习,上培训班、阅读相关书籍。还记得年轻时跟着专家去找化石,两天都找不到一块,沮丧中也曾想过放弃,但当挖到化石的时候,那种兴奋无法用语言形容。”沈凤斌说。
编号、登记、入库,即使是一块普通的化石也要经过严谨的保护过程。跟随沈凤斌走进他的“藏宝室”,记者看到许多6层高的架子,里面摆放着各种大小不同的化石,有的重达上百斤,有的可随手拿起。“这里每个架子上摆放的化石,就是一只恐龙。”沈凤斌指着一个腿骨说,这块化石表面附着物多,骨质疏松,加固修复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但修好后又是那么神奇。
当人们在恐龙化石骨架面前惊叹、感慨时,可能不会想到让历史重现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但沈凤斌知道,千万年前的神秘是他手中的日常,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伟大而奇妙的相遇。
记者:狄婕
摄影:吴树江张澍
编辑:王雪梅
责编:杨晔
审核:李国玉
统筹:张瑜监制:包民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044.html